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戲劇藝術廣東漢劇史研究

廣東漢劇史研究

廣東漢劇史研究

定 價:¥89.80

作 者: 李荀華,曹應秋 著
出版社: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客家學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6829924 出版時間: 2021-1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廣東漢劇與徽劇、西秦戲、湖北漢劇、湖南漢劇等地方戲劇的結(jié)構、唱腔進行比較分析,全面考證了廣東漢劇的歷史源流和發(fā)展沿革;通過對廣東漢劇流入粵東后近三百年各個時期廣東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全方位透視,系統(tǒng)闡釋了廣東漢劇在粵東、港澳臺、東南亞地區(qū)的盛衰原因;通過對廣東漢劇與廣東本土戲劇、廣東漢劇音樂與地方戲劇音樂的比較研究,深入探討了廣東漢劇與廣東地方戲劇相互吸收和兼存并蓄的文化根源;通過對廣東漢劇的劇種結(jié)構、劇種音樂、劇種唱腔、劇種表演等進行美學剖析,多維審視了“外江戲”能在粵東生根、壯大,為廣大嶺南人特別是客家人所喜愛而經(jīng)久不衰的生存現(xiàn)象;通過對廣東漢劇著名表演藝術家、代表性劇目的重點介紹,詳細解讀了廣東漢劇對區(qū)域性文化的重大影響。

作者簡介

  李荀華,嘉應學院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教授。在《中國文學研究》《中國韻文學刊》《古漢語研究》等國家各級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51篇,其中《論詩經(jīng)四言組合的文化維度》(1992年)《周易韻語對詩經(jīng)音律的影響》(1994年)《詩經(jīng)重言疊字的文化解讀》(1998年)《論“和”對詩經(jīng)音律理想化的影響》(2006年)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zhuǎn)載、《詩經(jīng)四言音律初探》(1994年)被收入《詩經(jīng)研究年鑒》;出版專著、合著4種,其中《詩經(jīng)音律的美學建構》(2002年)曾有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山口智也在日本《漢學研究》上重點推介;主編或參編《文學理論》、《古代漢語》等教材5種,編著《面向新世紀素質(zhì)教育》獲省、市、大學各級社會科學論文、論著獎勵18項。

圖書目錄

總序
緒言
第一章 外江戲流變與廣東漢劇生成
第一節(jié) 廣東漢劇生成的社會因素
第二節(jié) 廣東漢劇生成的文化因素
第三節(jié) 其他文化基因?qū)V東漢劇生成的滲透
第四節(jié) 廣東漢劇的源流
第五節(jié) 廣東漢劇的流傳路線
第二章 廣東漢劇興盛與凋敝
第一節(jié) 廣東漢劇興盛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廣東漢劇興盛的表現(xiàn)
第三節(jié) 20世紀上半葉廣東漢劇凋敝的原因
第四節(jié) 20世紀上半葉廣東漢劇凋敝的現(xiàn)狀
第三章 廣東漢劇振興與困守
第一節(jié) 廣東漢劇振興的人文氛圍
第二節(jié) 廣東漢劇振興的人文格局
第三節(jié) 廣東漢劇的十年困守
第四章 廣東漢劇新生與繁榮
第一節(jié) 廣東漢劇新生與繁榮的主要根源
第二節(jié) 廣東漢劇新生與繁榮的具體表現(xiàn)
第三節(jié) 當代著名廣東漢劇大家:丘丹青、梁素珍、李仙花、楊秀微
附錄一 廣東漢劇各行當?shù)谋硌萏攸c和歷代名藝人的精彩表演
附錄二 廣東漢劇唱腔結(jié)構與藝術特色
附錄三 廣東漢劇樂隊與伴奏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