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與全球:當代江蘇作家在海外
輯一:他者的凝視
引言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的“美食懷舊”書寫——以陸文夫為個案
卞之琳——中國現(xiàn)代詩研究
[荷蘭]漢樂逸著陳圣生摘譯
制造記憶的譜系學:對故鄉(xiāng)的重新想象
[美國]卡羅琳·菲茨杰拉德著秦燁譯
南方的墮落與誘惑
解讀蘇童《碧奴》的神話結構
烏托邦里的荒原——格非《春盡江南》
自我意識的童話:格非與元小說的幾個母題
不確定的歷史與記憶:論格非早期的中短篇小說
想象往事,敘述歷史——重讀中國1990年代的三本歷史小說
去神圣化?韓東和于堅的明確詩觀
歸去未見朱雀航——葛亮的《朱雀》
丁西林和陳白塵:由喜劇開創(chuàng)一種中國現(xiàn)代戲劇
蘇童小說中的頹廢、革命與自我決定
身體、空間與權力:解讀蘇童和張藝謀作品中的妻妾文化意象蔡秀粒
死亡的凈土:《春盡江南》中的霧、毒性和羞恥
“中國后現(xiàn)代主義”的幻象:格非,自我定位與先鋒作品陳列柜
作為現(xiàn)代中國歷史人物的作家:葉兆言的激情記憶與虛構歷史
鄉(xiāng)村女孩,城市女人
《扎根》書評宋明煒
先鋒詩派在中國:以1981—1992年南京為例屈
政治與情感:中國鄉(xiāng)土文學中悲劇的重現(xiàn)
都市倫理:現(xiàn)代性和日常生活的道德
從陌生化視角解讀當代中國知識女性
輯二:我們的反思
引言
英語世界里的卞之琳周發(fā)祥
飄向海外的大紅燈籠:蘇童及其作品在國外
翻譯與中國當代文學的接受——從兩部蘇童小說法譯本談起
蘇童《米》譯文中的意象流變與審美價值重構
在“重構”與“創(chuàng)設”中走向世界——格非小說的海外傳播與接受
西方視野下的畢飛宇小說——《青衣》與《玉米》在英語世界的譯介
從風格視角看法國對畢飛宇的翻譯和接受
從《青衣》到The Moon Opera——畢飛宇小說英譯本的異域之旅
泛鄉(xiāng)土社會世俗的煙火與存在的深淵:西方語境下的畢飛宇小說海外傳播與接受
翻譯美學視角下曹文軒作品英譯的審美再現(xiàn)
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在英語國家的譯介模式探析:以曹文軒《青銅葵花》英譯本為例
莫言、余華和蘇童小說在法國的譯介蔣向艷
在德語世界的旅行
中國當代小說在韓國的譯介接受與展望——以余華、蘇童小說為中心
中國文學“走出去”之譯者模式及翻譯策略研究——以美國汊學家葛浩文為例
杜邁可對中國文學“走出去”的譯介貢獻
附錄 當代江蘇作家在海外研究類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