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一)邊境旅游發(fā)展機遇
(二)邊境旅游發(fā)展現實
(三)機遇與現實的矛盾
二、文獻述評
(一)邊境旅游研究
(二)阻滯效應研究
三、理論基礎
(一)核心邊緣理論
(二)邊界效應理論
(三)旅游系統(tǒng)理論
四、目標意義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意義
五、研究方法
(一)研究基礎
(二)研究方法
六、思路框架
(一)研究內容
(二)思路框架
第二章 邊境旅游系統(tǒng)構建
一、邊境旅游概念
(一)國內邊境旅游認知
(二)國外邊境旅游思考
(三)邊境旅游概念界定
(四)邊境旅游概念理解
(五)邊境旅游概念辨析
二、邊境旅游系統(tǒng)構成
(一)邊境旅游系統(tǒng)構成
(二)邊境旅游系統(tǒng)特征
(三)跨境行為影響因素
三、邊境旅游系統(tǒng)效應
(一)集聚效應
(二)擴散效應
(三)阻滯效應
(四)效應關系
第三章 邊境旅游阻滯效應內涵解析
一、邊境旅游阻滯效應提出
(一)阻滯效應現象廣泛存在
(二)旅游阻滯效應研究薄弱
(三)阻滯效應揭示旅游規(guī)律
二、邊境旅游阻滯效應內涵
(一)邊境旅游阻滯效應定義
(二)邊境旅游阻滯效應本質
三、邊境旅游阻滯效應特征
(一)阻滯效應因為邊界而產生
(二)阻滯效應是邊界引致效應
(三)阻滯效應受多力作用形成
(四)阻滯效應會發(fā)生強弱波動
四、邊境旅游阻滯效應類型
(一)按作用程度劃分
(二)按作用對象劃分
五、邊境旅游阻滯效應因子
(一)政治阻滯
(二)經濟阻滯
(三)文化阻滯
(四)安全阻滯
六、邊境旅游阻滯效應表現
(一)旅游通道阻塞
(二)旅游經濟波動
(三)旅游傳導弱化
第四章 邊境旅游阻滯效應作用機理
一、推拉理論與爬坡模型
(一)推拉理論
(二)爬坡模型
二、阻滯效應作用力分析
(一)旅游驅動力
(二)旅游摩擦力
(三)邊境支持力
(四)系統(tǒng)自重力
三、阻滯效應的形成機理
(一)阻滯效應形成
(二)跨境行為模式
四、阻滯效應波動機理
(一)坡面平行力學分析
(二)坡面垂直力學分析
(三)阻滯效應強弱波動
五、阻滯效應傳導機理
(一)邊境開而不放
(二)邊境開而不均
(三)邊境開而不發(fā)
第五章 云南邊境旅游阻滯效應測度
一、云南邊境旅游發(fā)展本底
(一)云南沿邊州市國家邊界
(二)云南邊境口岸分布狀況
(三)云南邊境地區(qū)人口民族
(四)云南邊境地區(qū)經濟社會
二、云南邊境旅游歷史現狀
(一)云南邊境旅游歷時態(tài)發(fā)展
(二)云南邊境旅游共時態(tài)差異
三、邊境旅游存在阻滯效應
(一)邊境旅游阻滯效應的學術探索
(二)邊境旅游阻滯效應的典型案例
(三)選取云南作為案例的典型意義
四、邊界阻滯效應評測模型
(一)重力模型源流
(二)趨同分析模型
(三)實證模型提出
五、關鍵解釋變量的選用
(一)地理變量
(二)資源變量
(三)經濟變量
(四)政策變量
六、關鍵解釋變量的測度
(一)距離測量
(二)資源豐度
(三)政策影響
(四)對外貿易
七、云南邊境旅游阻滯效應測量及分析
(一)數據來源
(二)回歸分析
(三)云南邊境旅游阻滯效應評析
第六章 云南邊境旅游阻滯效應影響
一、云南邊境旅游水平參差不齊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來源
(三)云南邊境旅游區(qū)位熵演變特征
(四)云南邊境旅游競爭態(tài)演變特征
(五)云南邊境旅游兩指標綜合分析
二、云南邊境旅游人次波動起伏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來源
(三)云南省邊境旅游波動分析
(四)典型三州邊境旅游波動分析
(五)突發(fā)事件對云南的影響分析
三、云南邊境旅游經濟傳導不強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來源
(三)邊境旅游與邊境貿易關系的經驗判斷
(四)邊境旅游與邊境貿易互動的實證檢驗
(五)實證結果評析
四、云南邊境旅游通道可達性弱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來源
(三)計算結果
(四)交通優(yōu)勢度評價
第七章 云南邊境旅游阻滯效應調控
一、阻滯效應調控意義
(一)減弱邊界阻滯效應
(二)擴大旅游集聚效應
(三)強化旅游擴散效應
二、阻滯效應調控主體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要素企業(yè)
三、阻滯效應調控建議
(一)增強旅游驅動力打造全域旅游邊境
(二)提高邊境支持力推進邊境兩區(qū)建設
(三)減少旅游阻滯力探索旅游政策創(chuàng)新
第八章 主要結論與未來展望
一、研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