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1
第一部分西美爾的宗教社會學
第一章 西美爾的社會學與方法論16
一西美爾的社會學 16
二形式相似性:西美爾與韋伯的宗教社會學的一個比較 21
三相對主義 26
第二章 宗教信仰31
一宗教信仰 31
二對貨幣的宗教信仰 37
三宗教信仰、理論信仰還是系統(tǒng)信任? 42
四彌散型的宗教信仰 49
第三章宗教的統(tǒng)一化功能與個體54
一個體人格的興起 54
二貨幣與個體的自由 60
三宗教的統(tǒng)一化功能:上帝與個體 67
第四章社會理論與神學的對話74
一引論 74
二西美爾對神學主題的社會學表達:社會的統(tǒng)一 77
三西美爾的宗教社會學的神學意涵:個體的統(tǒng)一 83
第二部分現(xiàn)代文化中的宗教:從文化的危機到文化的沖突
第五章文化的危機及其在宗教領域中的表現(xiàn)95
一手段取代目的:終極目標的缺失 95
二客觀文化的優(yōu)勢:宗教性與客觀宗教 100
第六章現(xiàn)代文化的沖突及其在宗教領域中的表現(xiàn)107
一現(xiàn)代文化的沖突:生命與形式 107
二從客觀宗教到私人宗教 110
三客觀宗教與個體化的宗教模式 116
四宗教個體化的制度與文化背景 121
第三部分西美爾的宗教哲學
第七章宗教性的分化135
一上帝的退場與主體的興起 135
二精神與靈魂 139
三內在宗教性的分化 143
第八章死亡在我,拯救也在我149
一人-神對立與去對象化 149
二死亡在“我” 153
三拯救也在“我” 158
第九章“我是我所是”的宗教人162
一作為比較的“怨恨”意識 162
二“我是我所是”的宗教人 167
三宗教人是否可能:人格性與回憶 172
結語179
參考文獻185
索引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