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生,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上海市世界史學會副會長,著有《感性的荒野:尋找人的存在根基》、《悲劇精神與歐洲思想文化史論》、《直覺與東西方文化》、《文藝復興時期人神對話》和《文明史概論》等;在《哲學研究》、《史學理論研究》、《世界歷史》、《中國哲學史》、《學術月刊》等刊物上發(fā)表文章多篇,主要有:《榮格的原型論與老子的道論》、《一書的語言結構》、《藝術的逃遁與藝術的拯救:叔本華與尼采藝術哲學之差異》、《西方文藝復興史三大研究熱點述評》、《“取譬”與“是”:從判斷系動詞看中西方文化哲學的生成和框架》、《道德的合理性與國家權力的合法性:兩方馬基雅維里思想批評史尋跡》等。主要研究西方思想史。周春生近5年來的相關先期成果(均為獨著、獨譯):1.《在詩情與史實之間 ——英國詩人歷史學家約翰·阿丁頓·西蒙茲評介》,史學理論研究2015/2。2.《“悲涼的維多利亞人”——英國詩人歷史學家西蒙茲及其文化史研究》,世界歷史評論2015/2。3.《對文藝復興世俗性文化的歷史評析》,上海師大學報2016/5。4.《馬基雅維里:一個被誤解的人》,譯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5.《英國詩人歷史學家西蒙茲的性格文化史研究——由《米開朗基羅傳》《惠特曼研究》引出的歷史思考》,世界歷史2017/1。6.《民族性格與文藝復興:論英國詩人歷史學家西蒙茲解答羅馬難題的學術思路》,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8/5。7.《一部沉寂兩個世紀的文藝復興史研究拓荒之作——皮尼奧蒂《托斯卡納史》評介》,史學理論研究2018/4。8.《百合花歷史圖像的文化隱喻與象征——19世紀西方的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大主題研究》,待發(fā)表。9.《心態(tài)史比較視野下的文藝復興虛影與實景——以羅杰斯、羅斯科、西蒙茲意大利游記詩文為線索》。待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