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的財政保障機制研究》以我國現階段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為背景,對我國現階段義務教育非均等的現狀進行梳理,通過對我國區(qū)域間、城鄉(xiāng)間義務教育不均衡現狀的實證分析,找出非均等的原因,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我國義務教育非均衡問題的對策,從而為實現我國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提供對策建議。該書在結構上,首先介紹了選題背景和選題意義,同時還介紹了國內外關于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的研究狀況,然后介紹了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接著又闡述了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最后介紹了該書的創(chuàng)新點和不足之處。在義務教育服務均等化理論分析部分,首先對義務教育的屬性進行了辨析,指出義務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務,促進義務教育均等化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然后,重點分析了義務教育均等化的理論基礎、相關概念和實施標準,其實施標準是資源配置均等、受教育權利均等和預期結果均等。在我國義務教育均等化理念與財政政策演進部分,首先梳理了我國義務教育入學機會均等化的實現過程,接著對我國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的發(fā)展歷程也做了總結。其次,對我國義務教育過程均等化實現這一政策演進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分解和梳理,接著對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均衡政策的歷史變遷過程也進行了總結。通過這一部分的分析,為后面部分提供現實基礎。在我國義務教育服務非均等的現狀分析部分,通過對我國義務教育服務規(guī)模和結構進行測算與分析,在測算過程中構建投入類指標、產出類指標和受益類指標三個指標體系,利用離差、標準差、變異系數、基尼系數等方法測算了我國當前地區(qū)間、城鄉(xiāng)間義務教育服務非均等的現狀。在我國義務教育服務非均等的原因分析部分,采用基于回歸的分解方法對我國地區(qū)間義務教育服務非均等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得出縣級財力、轉移支付和經濟發(fā)展水平是重要的三個因素這一結論。利用省級面板數據模型對我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服務非均等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經濟越發(fā)達的地區(qū),地方政府的財力越雄厚,越能推動轄區(qū)內的義務教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這一結論。另外,利用CFPS數據的經驗證據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省內財政分權是導致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公共服務非均等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