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管理學理論應急社會學

應急社會學

應急社會學

定 價:¥68.00

作 者: 顏燁 著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910419 出版時間: 2021-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著眼于“黑天鵝”“灰犀?!薄按蟀紫蟆敝T多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從多維社會學理論視角,構建具有層次化意義的應急社會學理論體系,飽含社會力量、社會策略、社會機制、文化倫理、社會系統(tǒng)、社會結構等社會性元素的分析,有助于增強公眾的應急意識和應急能力,強化社會化應急能力體系建設,對全社會化解風險、減災止損、災后重建具有一定的啟示。

作者簡介

  顏燁,男,1969年生,湖南衡南人,社會學博士,現為應急管理大學(籌)華北科技學院校區(qū)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河北省社科優(yōu)秀青年專家,主要從事安全社會學、應急社會學、社會結構、社會建設與治理研究。兼任國家安全生產專家、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專家,中國未來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總體安全研究分會理事長,中國商品學會應急產業(yè)專委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學會社會建設專委會、農村社會學專委會、勞動社會學專委會理事,中國公共安全科技學會應急管理專業(yè)工委會委員,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安全社區(qū)工委會委員。已主持完成4項(其中重點1項/子專項1項/新文科1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重大1項);已出版專著《安全社會學》《煤殤:中國煤礦安全的社會學研究》《安全生產現代化研究》《中產化的社會建設》《安全生產防減救災消防應急歷史文化演示系統(tǒng)》《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治理趨?;治觥返?,發(fā)表各類論文130余篇;主持完成的項目或論著曾獲省部級社科成果一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5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研究對象與基礎 001
第一節(jié) 概念之爭與學科對象之爭 / 001
一、應急、應急管理與安全爭論 / 001
二、對概念之爭的評價及其啟示 / 003
三、作為學科對象之爭及其評價 / 006
第二節(jié) 學科理論視角與分析框架 / 007
一、多維的理論分析視角 / 007
二、框架體系與基本界定 / 014
三、主要研究方法簡述 / 017
第三節(jié) 應急管理歷程與相關研究 / 021
一、國內外應急管理工作的發(fā)展歷程 / 021
二、國內外應急社會科學研究回溯 / 027
三、國內外應急社會學相關研究回溯 / 030
第四節(jié) 研究意義及與相關學科關系 / 035
一、研究應急社會學的主要意義 / 035
二、應急社會學與相關學科關系 / 038
第二章
社會工作與應急 041
第一節(jié) 社會工作與應急的關系概述 / 041
一、社會工作的內涵與功能價值 / 041
二、社會工作與應急的特有關系 / 044
三、社會工作應急的國內外研究 / 047
第二節(jié) 社會工作介入災害應急實踐 / 053
一、社會工作應急的實踐背景 / 053
二、社會工作應急的行動實踐 / 056
三、應急類社會工作高教實踐 / 061
第三節(jié) 應急社會工作專業(yè)化的可能 / 065
一、應急社會工作與相關專業(yè)的關系 / 065
二、特有專業(yè)樣態(tài)與學科理論基礎 / 067
三、理念型的應急社會工作者角色 / 070
四、應急社會工作方法及專業(yè)模式 / 075
第三章
社會組織與應急 080
第一節(jié) 社會組織及其應急的意涵 / 080
一、社會組織的界定與類型劃分 / 080
二、社會組織的功能與應急價值 / 084
三、國內外社會組織應急研究回溯 / 089
第二節(jié) 社會組織應急歷程與方式 / 091
一、社會組織應急歷程的樣態(tài) / 091
二、社會組織多維度應急方式 / 097
三、社會組織應急的優(yōu)勢、特點 / 104
第三節(jié) 社會組織應急的能力建設 / 105
一、影響組織應急能力的總體因素及機制 / 105
二、社會組織應急的外部困境與內部問題 / 106
三、規(guī)范與促進:外部環(huán)境優(yōu)化賦能應急 / 110
四、練功與健體:組織應急增能內在途徑 / 113
第四章
社區(qū)建設與應急 119
第一節(jié) 社區(qū)內涵及與應急的關系概述 / 119
一、社區(qū)的界定、要素與類型劃分 / 119
二、社區(qū)的功能與社區(qū)應急的地位 / 121
三、國內外社區(qū)應急相關研究回溯 / 126
第二節(jié) 韌性社區(qū)應急體系與能力建設 / 132
一、韌性社區(qū)的基本特征簡析 / 132
二、韌性社區(qū)的應急管理體系 / 134
三、社區(qū)應急能力的社區(qū)營造 / 136
四、韌性社區(qū)應急能力的評價 / 143
第五章
社會心理與應急 147
第一節(jié) 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應急的關系 / 147
一、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比較 / 147
二、社會心理學與應急的關系 / 150
三、國內外相關研究總體狀況 / 154
第二節(jié) 災難社會心理呈現形態(tài)與社會特征 / 156
一、正性、中性、負性:三類呈現形態(tài) / 156
二、主體、時空、事變:多維社會特征 / 163
第三節(jié) 風險感知的社會心理機制及其因素 / 166
一、風險感知的社會心理機制 / 166
二、風險感知變異的影響因素 / 172
第四節(jié) 從災難社會心理轉向應急社會心理 / 175
一、轉向應急社會心理的“公交模型” / 175
二、正性應急社會心理的“十個小類” / 177
三、應急社會心理的“力場效應”功能 / 180
四、邁向“應急社會心理學”何以可能 / 181
第六章
社會政策與應急 187
第一節(jié) 社會政策與應急的關系 / 187
一、社會政策歷史演變與應急的關系 / 187
二、社會政策領域類型與應急的關系 / 190
三、風險社會應急社會政策學的可能 / 193
第二節(jié) 應急社會政策系統(tǒng)分析 / 196
一、應急社會政策系統(tǒng)內在主客體與運行機制 / 196
二、應急社會政策系統(tǒng)政策類型、特點與突破 / 202
三、系統(tǒng)外部資源環(huán)境條件 / 209
第三節(jié) 應急社會政策運行過程 / 211
一、問題提出與應急社會政策制定 / 211
二、應急社會政策執(zhí)行過程及模式 / 214
三、應急社會政策執(zhí)行的監(jiān)控評估 / 218
四、應急社會政策調整或政策終結 / 220
第七章
社會結構與應急 223
第一節(jié) 社會結構及與應急的關系概述 / 223
一、社會結構理論探索概述 / 223
二、社會結構主要類型劃分 / 227
三、應急與社會結構的關系 / 229
第二節(jié) 應急的共時態(tài)社會結構性特征 / 231
一、應急的關系群體結構特征 / 232
二、應急的民生活動結構特征 / 234
三、應急的跨域空間結構特征 / 235
四、應急的社會階層結構特征 / 236
五、應急的民族文化結構特征 / 238
第三節(jié) 歷時社會結構影響應急的例證 / 239
一、影響職業(yè)安全健康的結構性指標 / 240
二、社會結構變遷影響的相關性分析 / 241
三、社會結構影響應急的進一步思考 / 260
第八章
社會倫理與應急 264
第一節(jié) 社會倫理學與應急的關系 / 264
一、社會倫理學與應急倫理 / 264
二、應急倫理知識體系探索 / 266
第二節(jié) 不同應急主體的責任倫理 / 269
一、政府應急倫理:生命政治責任與行為規(guī)制 / 269
二、社群應急倫理:命運共同體及其行為規(guī)制 / 271
三、市場應急倫理:助人救濟回饋與行為規(guī)制 / 274
第三節(jié) 不同應急環(huán)節(jié)的社會倫理 / 275
一、減災預防:生態(tài)保育與安全發(fā)展倫理 / 275
二、備災響應:救死扶傷的生命安全倫理 / 276
三、恢復重建:生命康復與生境復原倫理 / 278
第九章
應急文化的建設 281
第一節(jié) 應急文化相關研究及其定位 / 281
一、文化、應急文化緣起及相關研究 / 281
二、與安全文化、安全文明研究關聯(lián) / 286
三、應急文化學:作為學科何以可能 / 289
第二節(jié) 應急文化的類型結構與功能 / 292
一、應急文化的類型劃分 / 292
二、應急文化的內在構成 / 296
三、應急文化的基本功能 / 299
第三節(jié) 應急文化生成、建設及作用 / 302
一、應急文化生成的機理與過程 / 302
二、應急文化建設的主體與機制 / 309
三、應急文化作用的機理與評價 / 315
四、中國未來應急文化發(fā)展思考 / 318
第十章
社會系統(tǒng)與應急 326
第一節(jié) 應急管控與常態(tài)社會系統(tǒng)的協(xié)同 / 326
一、國內外社會系統(tǒng)理論及發(fā)展概述 / 326
二、應急管控與社會系統(tǒng)協(xié)同的意義 / 332
三、應急與社會系統(tǒng)有效協(xié)同的方式 / 336
第二節(jié) 基于系統(tǒng)論的社會應急能力評價 / 341
一、評價視角科學可行 / 341
二、厘定評價指標體系 / 342
三、構建評價結構模型 / 344
四、注重評價方法步驟 / 345
第三節(jié) 風險場域論分析對系統(tǒng)論的超越 / 346
一、風險社會理論與半個體化社會 / 347
二、風險分析的場域論而非系統(tǒng)論 / 350
三、半個體化社會風險災變的機理 / 352
四、場域公共性與自主性新化重建 / 35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