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明日交涉與日本對華觀的流變1368—1598

明日交涉與日本對華觀的流變1368—1598

明日交涉與日本對華觀的流變1368—1598

定 價:¥68.00

作 者: 朱莉麗 著
出版社: 齊魯書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3344948 出版時間: 2021-12-01 包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2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從書名可見,朱莉麗不是單純研究日本人的對華觀,而是把它置放于日本與明朝交往的歷史過程中來展開對日本人對明朝認識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朱莉麗也不是孤立地研究日本人對明朝的認識,而且也包含著日本人對自身定位和意識的研究。也就是說,圍繞日本人對于自身的意識和對明朝的認識,是《明日交涉與日本對華觀的流變1368-1598》探討日本對華觀的重要方法。或許,在作者看來,這樣才能更全面地揭示日本人的對華思想觀念,將日本人對華觀所體現(xiàn)的世界觀、原則化信念以及因果性信念揭示出來。在研究所運用的資料方面,她不僅深入分析了包括日本寺社日記、私人日記、外交文書、五山僧人文集、各大名文書等日本史料,而且也注意兼顧對明朝甚至朝鮮王朝與日本交往資料的探討。因此,在翔實資料基礎(chǔ)上探討日本與明朝交往過程中的日本自身意識與對明朝看法,是這部書的學術(shù)價值所在。

作者簡介

暫缺《明日交涉與日本對華觀的流變1368—1598》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一、選題意義與研究角度
二、學術(shù)研究史述評
三、史料與方法
第一章 14世紀前日本人中國認識的流變與日明關(guān)系展開的背景
第一節(jié) 14世紀前日本人中國認識的流變
一、“漢委奴國王”“親魏倭王”“倭五王”——日本列島與漢魏晉宋
二、從“倭國”到“日本”——日本與隋唐交往中平等思想的萌生
三、“萬世一系”——日本同宋元交往時國體觀的彰顯
第二節(jié) 14世紀中期至16世紀末的日本社會與中日關(guān)系
第二章 從“抗禮中華”到“直入明國”——懷良政權(quán)、室町政權(quán)及豐臣政權(quán)的中國認識及對明政策
第一節(jié) 懷良親王的外交姿態(tài)
一、中世“神國思想”的發(fā)展與懷良親王首拒明朝使節(jié)的思想背景
二、“華夷”“神國”雙重認知系統(tǒng)下懷良親王對日本的定位
三、洪武期的明日交涉及《明史》懷良親王上表之疑問
第二節(jié) 足利幕府的對明認識及對明政策
一、朝貢關(guān)系的締造者——足利義滿
二、對明外交的中止者——足利義持
三、勘合貿(mào)易的再開者——義教及義政
第三節(jié) 豐臣秀吉與其“東亞新秩序”構(gòu)想
一、戰(zhàn)爭前豐臣秀吉在與朝鮮交涉中表現(xiàn)出的對明野心
二、戰(zhàn)爭不同階段豐臣秀吉對明認識的調(diào)整及其策略轉(zhuǎn)變
三、豐臣秀吉對中國、朝鮮的定位與其追求的“東亞新秩序”
小結(jié)
……
第三章 以五山禪僧為代表的日本知識人的中國認識
第四章 商人、大名與明朝的接觸及其對明認識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