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
1 竹炭概況
1.1 竹炭起源與簡史
1.1.1 中國
1.1.2 日本
1.1.3 韓國
1.2 竹炭組織與交流
1.2.1 協(xié)會
1.2.2 聯(lián)盟
1.2.3 會議
1.3 竹炭之鄉(xiāng)與基地
1.3.1 竹炭之鄉(xiāng)
1.3.2 產業(yè)基地
1.3.3 地理標志
1.4 竹炭標準與貿易
1.4.1 標準
1.4.2 世界竹炭產業(yè)分布
1.5 文化傳承與發(fā)展
1.5.1 竹炭博物館
1.5.2 非物質文化遺產
1.5.3 竹炭專業(yè)職業(yè)教育
2 竹炭類別
2.1 炭與碳
2.1.1 炭的來歷
2.1.2 碳
2.1.3 炭與碳
2.2 炭分類
2.2.1 煤炭
2.2.2 焦炭
2.2.3 炭黑
2.2.4 木炭
2.2.5 備長炭
2.2.6 活性炭
2.2.7 竹炭
2.2.8 成型竹炭
2.2.9 生物質炭
2.3 竹炭分類
2.3.1 形狀分類法
2.3.2 膠合分類法
2.3.3 工藝分類法
2.3.4 用途分類法
2.4 竹炭與其他炭
2.4.1 竹炭和木炭
2.4.2 竹炭與煤炭
2.4.3 竹炭和備長炭
2.4.4 竹炭與竹質活性炭
3 竹炭生產
3.1 竹炭原料與得率
3.1.1 原料
3.1.2 得率
3.2 竹炭設備與類型
3.2.1 中國
3.2.2 日本
3.3 竹炭生產與加工
3.3.1 生產工藝流程
3.3.2 竹材預干燥
3.3.3 竹材熱解
3.3.4 竹炭品質
3.3.5 貯存和運輸
4 竹炭特性
4.1 竹炭結構與組成
4.1.1 結構與形貌
4.1.2 元素構成
4.2 竹炭的物理化學指標
4.2.1 含水率
4.2.2 灰分
4.2.3 揮發(fā)分
4.2.4 固定碳
4.2.5 密度
4.2.6 酸堿性
4.2.7 熱值
4.3 竹炭的特性
4.3.1 多孔性
4.3.2 吸濕性
4.3.3 吸附性
4.3.4 導電性
4.3.5 屏蔽性
4.3.6 紅外發(fā)射性能
4.3.7 食用性
5 竹炭應用
5.1 燃料
5.2 日常與健康
5.2.1 干燥與保鮮
5.2.2 洗護系列
5.2.3 遠紅外保健功能
5.2.4 電磁屏蔽效能
5.3 環(huán)保領域
5.3.1 水質凈化
5.3.2 室內空氣凈化
5.3.3 土壤改良
5.4 建筑裝修
5.4.1 室內調濕
5.4.2 室內除味
5.4.3 環(huán)保生態(tài)板材
5.5 其他領域
5.5.1 電容器電極
5.5.2 飼料添加劑
5.5.3 竹炭基肥
5.5.4 復合材料
6 竹提取物
6.1 定義與分類
6.1.1 竹提取物
6.1.2 竹醋液
6.1.3 竹焦油
6.1.4 鮮竹瀝
6.1.5 竹葉黃酮
6.2 竹醋液生產與加工
6.2.1 生產設備
6.2.2 生產工藝
6.2.3 產品得率
6.2.4 精制方法
6.3 竹醋液成分與指標
6.3.1 成分
6.3.2 基本理化指標
6.3.3 指標分析方法
6.4 竹醋液應用
6.4.1 功效
6.4.2 產品
6.5 其他
6.5.1 貯存
6.5.2 食用
6.5.3 外敷
6.5.4 標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