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符號和縮寫詞
章 高爐工藝簡介
1.1 世界鋼產量
1.2 鐵水產量
1.3 高爐工藝
1.4 高爐裝備
1.5 本書概述
第二章 高爐工藝及內部結構
2.1 焦炭和煤的氣化
2.2 逆流反應器
2.3 爐內層狀結構
2.4 爐內煤氣流動
2.5 鐵礦還原過程
2.6 高爐能量效率
2.7 渣鐵排放
第三章 含鐵爐料
3.1 引言
3.2 鐵礦石
3.3 高爐爐料質量要求
3.4 燒結礦
3.5 球團
3.6 塊礦
3.7 金屬爐料及壓塊
3.8 不同爐料之間相互作用
3.9 爐料化學成分控制
3.10 爐料選擇
第四章 焦炭
4.1 焦炭在高爐內功能
4.2 煉焦配煤
4.3 焦炭質量
4.4 焦炭粒度分布
4.5 焦炭強度
4.6 焦炭死料堆
4.7 焦炭國際質量指標概述
4.8 焦炭與焦丁
第五章 噴煤, 噴天然氣, 噴油
5.1 煤、油、天然氣的特性
5.2 噴煤
5.3 噴天然氣
5.4 煤-氣混噴
第六章 高爐煤氣及作用
6.1 引言
6.2 渣鐵成分
6.3 根據(jù)一級質量平衡計算爐頂煤氣成分
6.4 溫度分布和化學反應
6.5 碳平衡:直接還原估算
6.6 高爐冶煉過程煤氣和爐料變化
6.7 透氣性
6.8 高爐能效
6.9 高爐生產率
6.10 工藝均勻性
第七章 爐料分布
7.1 煤氣和爐料運動
7.2 爐料下降:縱向作用力
7.3 布料及煤氣流控制
7.4 焦層和礦層厚度
7.5 尋求爐料分布
7.6 雙鐘高爐
7.7 軟熔帶透氣性
第八章 鐵水和渣
8.1 軟熔帶以上的鐵料變化
8.2 軟化
8.3 熔化
8.4 鐵水和渣的形成
8.5 渣的特性
第九章 出鐵出渣
9.1 引言
9.2 渣鐵液位及對高爐運行的影響
9.3 出鐵制度監(jiān)測
9.4 鐵口
9.5 單鐵口高爐
9.6 出鐵問題及補救措施
9.7 渣鐵分離
第十章 高爐操作控制和爐料選擇
10.1 產量與燃料比
10.2 可控與失控
10.3 日常操作的控制點
10.4 爐熱狀態(tài)控制
10.5 渣堿度控制
10.6 鼓風參數(shù)和風口噴吹控制
10.7 煤氣流控制
10.8 自動控制的內容
10.9 爐料選擇
10.9.1 全球爐料結構比較
10.9.2 爐內煤氣成分變化
10.9.3 鐵料還原
10.9.4 燒結礦、球團礦、塊礦的軟熔性能
10.9.5 燒結礦與球團礦和塊礦混合后的軟化性能
10.9.6 爐料優(yōu)化:燒結礦堿度和球團種類
10.9.7 高比例球團的布料
第十一章 高爐操作挑戰(zhàn)
11.1 料場原料問題:粉末和水分
11.2 爐料下降
11.3 管道形成及影響
11.4 堿金屬和鋅循環(huán)
11.5 爐墻粘結
11.6 風口堵塞
11.7 風口:破損及漏水
11.8 休風和復風
11.9 出鐵挑戰(zhàn)
11.10 溫室氣體排放
附錄1 高爐儀器儀表
附錄2 參照高爐基礎數(shù)據(jù)
附錄3 參照高爐經驗數(shù)據(jù)
附錄4 高爐—化學反應器
附錄5 專家系統(tǒng)及模型
附錄6 焦炭質量檢驗
附錄7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