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西方科幻小說新發(fā)展研究

西方科幻小說新發(fā)展研究

西方科幻小說新發(fā)展研究

定 價:¥108.00

作 者: 代曉麗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新發(fā)展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2573845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概述了20 世紀至21 世紀西方科幻小說發(fā)展的重點階段,集中討論了2000—2019年歐美科幻小說研究的主要成果。全書分為6 章。第1 章簡述了西方科幻小說的發(fā)展概況,包括科幻小說的定義、起源、標志性階段及代表作家和作品。第2 章介紹了科幻小說在馬克思文藝批評理論框架下的意識形態(tài)批評、經(jīng)濟學批評、烏托邦/ 敵托邦研究、科幻電影電視哲學研究等方面的近況。第3 章探討了后人類和后人文主義研究在科幻小說解讀中的價值與意義。第4 章根據(jù)時間、空間批評理論在科幻小說研究中的應用,討論了該文類敘 事的區(qū)別性特征。第5 章主要介紹了在科幻小說敘事修辭、語言學研究、敘事軌跡和美學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 章總結(jié)與展望了西方科幻小說研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動向,分析了新時代西方科幻小說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gòu)建想象。

作者簡介

  代曉麗,女,生于1962年11月,重慶郵電大學教授。2011年獲得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2004—2005年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英美文學,出版專著《??思{小說敘事修辭藝術(shù)研究》,譯著《博納維爾上尉探險記》,發(fā)表科研教學論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5項,2013年獲得重慶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圖書目錄

第1 章 西方科幻小說發(fā)展綜述 1
1.1 定義 1
1.1.1 科幻小說的定義 2
1.1.2 科學話語與小說敘事 7
1.2 起源與幻想故事 11
1.2.1 起源之爭 11
1.2.2 中世紀的幻想故事 14
1.3 烏托邦小說 16
1.3.1 《烏托邦》與《太陽城》 17
1.3.2 《格列佛游記》 18
1.4 科學浪漫故事 19
1.4.1 《弗蘭肯斯坦》 19
1.4.2 《漢斯 普法爾無與倫比的冒險》 22
1.4.3 《海底兩萬里》 23
1.4.4 《時間機器》 24
1.4.5 未來主義小說及其他 26
1.5 黃金時代與硬科幻小說 28
1.5.1 約翰 坎貝爾 29
1.5.2 艾薩克 阿西莫夫、羅伯特 海因萊因、亞瑟 克拉克 31
1.5.3 弗蘭克 赫伯特與其他 33
1.6 新浪潮與軟科幻小說 34
1.6.1 英國“新浪潮”與反文化運動 34
1.6.2 美國“新浪潮”與人文主義 36
1.7 信息技術(shù)革命與賽博朋克 37
1.7.1 控制論與人機關(guān)系 38
1.7.2 威廉 吉布森與尼爾 史蒂芬森 39
1.7.3 生物朋克 40
1.8 未來發(fā)展趨勢 42
1.8.1 科幻原型創(chuàng)作 42
1.8.2 機構(gòu)式科幻小說 43
第2 章 馬克思主義批評 45
2.1 理論建構(gòu) 46
2.1.1 批評的政治立場 47
2.1.2 批評的閱讀模式 50
2.1.3 批評的文化辯證法及其他 51
2.2 政治學批評 55
2.2.1 歐美左派科幻小說 56
2.2.2 作為政治寓言的《鐵蹄》 57
2.3 經(jīng)濟學批評 60
2.3.1 小說中的經(jīng)濟問題 60
2.3.2 新經(jīng)濟模式與科幻小說 62
2.3.3 經(jīng)濟制度的真實與虛構(gòu) 64
2.4 社會學批評 68
2.4.1 烏托邦主義 69
2.4.2 批判性烏托邦與敵托邦 71
2.4.3 未來社會的批判 77
2.4.4 烏托邦研究進展 81
第3 章 后人文主義批評 85
3.1 后人類、后人文主義 85
3.1.1 后人類及相關(guān)概念 86
3.1.2 批判后人文主義 90
3.1.3 科幻小說中的后人類主題 94
3.1.4 后人類文學研究的跨學科趨勢 97
3.2 賽博朋克批評 100
3.2.1 賽博格與街頭朋克 100
3.2.2 賽博朋克與后現(xiàn)代主義 101
3.2.3 賽博朋克與女性主義 104
3.3 生物朋克批評 107
3.3.1 生物朋克的定義與特征 107
3.3.2 生物朋克與醫(yī)學倫理悖論 111
3.4 技術(shù)烏托邦和技術(shù)恐懼與焦慮 113
3.4.1 技術(shù)發(fā)展與技術(shù)恐懼癥 114
3.4.2 人工智能與技術(shù)焦慮 119
第4 章 時間、空間與地理批評 125
4.1 敘事時空體 126
4.1.1 藝術(shù)時空體 126
4.1.2 時間形態(tài)的文化批評 130
4.1.3 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135
4.2 空間批評 139
4.2.1 空間詩學與空間生產(chǎn)實踐 140
4.2.2 科幻小說的空間結(jié)構(gòu) 143
4.2.3 空間研究的新進展 150
4.3 地球化敘事 156
4.3.1 地球化的三種模式 156
4.3.2 烏托邦小說與環(huán)境主義 159
4.3.3 城市基礎設施的敘事意義 161
第5 章 敘事修辭美學批評 165
5.1 敘事修辭批評 166
5.1.1 認知陌生化與新奇性 166
5.1.2 形式、內(nèi)容與互文性 170
5.2 詞匯隱喻與閱讀協(xié)議 174
5.2.1 詞匯與虛擬語氣的敘事功能 175
5.2.2 差異敘事與閱讀協(xié)議 178
5.3 敘事軌跡 183
5.3.1 情節(jié)公式 183
5.3.2 敘事拋物線 185
5.4 科幻之美 188
5.4.1 新語與新知 189
5.4.2 虛構(gòu)與猜想 193
5.4.3 崇高與怪誕 199
5.4.4 技術(shù)史詩 206
第6 章 結(jié)語 211
6.1 發(fā)展趨勢 211
6.1.1 跨學科與多元化 212
6.1.2 科幻影視研究 216
6.2 西方中國科幻小說研究 219
6.2.1 中國科幻小說史研究 219
6.2.2 “三體”研究及其他 220
參考文獻 223
術(shù)語表 235
后記 23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