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畫是中國畫中一個獨特的畫種,是借鑒建筑繪圖里界劃的方法,用毛筆借助界尺所繪,多用以表現宮室、樓臺、屋宇或舟橋等。界畫起源很早,先秦時期已有記載,隋唐五代始具規(guī)模并趨于成熟,至宋代達到界畫發(fā)展的盛期;元代界畫精細工巧,獨具風格,明清畫壇由于受文人畫影響,逐漸少人問津。目前界畫已瀕于失傳,有必要加以保護和傳承,而出版本書就是對瀕臨失傳的文化遺產——界畫的保護與傳承的一種手段。本書是研究界畫與古代建筑關系,以及研究界畫史的一個重要成果,其主要內容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字與繪畫史料中所見唐宋、遼金與元明木構建筑的空間、結構、造型與裝飾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本書從古代建筑造型、空間與結構的基本原則出發(fā),對宋元以來的中國古代界畫加以系統(tǒng)的梳理、分析,從建筑學與古代建筑結構的角度,對界畫中的建筑進行分析研究,以期從中發(fā)現一些現已不存的古代建筑藝術與技術成就,并是首次發(fā)表中國古代界畫中重要建筑群與建筑單體、典型建筑類型等的復原與虛擬再現成果。本書將填補中國古代建筑史和中國古代繪畫史兩個領域的研究缺憾,并還原中國古代建筑發(fā)展的真實歷史。本書通過對古人繪制界畫的方式與技法的探討,以及對界畫中所表現的建筑空間、形體與結構之可能原狀的復原性探討,結合書中大量精美的細部放大圖,能夠追溯到古代工匠們在建筑構造與建筑裝飾處理上的一些已經佚失的技術與工藝,深入地理解古人在建筑空間組織上的機敏與巧妙,及房屋建構技術上的精致與細密,有助于對古代建筑信息的了解和進一步深度解讀,對學習與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建筑畫的思想與技法有所助益,從而創(chuàng)作出符合時代特征的中國古建筑。本書裝幀精美,設計立意高遠,被評為2021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并獲資格參評“世界最美的書”。本書設色古樸穩(wěn)重,不同紙張材料和印刷的組合以及不同尺寸和緯度的古代畫幅貫穿書中,形成豐富多樣的視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