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輯
文學是什么,或者文學不是什么
——從鮑勃·迪倫說到“純詩”“純文學”\b 003
先鋒性的褪減、遁失或續(xù)存
——新世紀詩歌民刊的困境與可能\b 017
本土性·身體性·公共性
——新世紀詩歌的幾個側面\b 030
宿命的下降或艱難的飛翔
——論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當代詩歌轉型\b 047
如何傳統(tǒng)?怎樣先鋒?
——于百年新詩“再出發(fā)”的歷史關頭\b 066
新的,現(xiàn)代的,自由的
——百年新詩的若干基本特質\b 082
第二輯
“只緣身蘊無窮熱,化卻人間萬丈冰”
——閱讀屠岸\b 099
“革命敘事”的生成與強化
——關于張志民詩歌《王九訴苦》《死不著》的修改\b 110
兩棲性、雙聲話語與個人化詩歌體式的生成
——論北島 20 世紀 70 年代的詩歌\b 130
論“朦朧詩”時期梁小斌詩歌中的自我想象
——兼及他此后的反思與“懺悔”\b 148
難以為繼的“再出發(fā)”
——重審新時期之初的“政治詩”熱潮\b 161
美學分歧與人際糾葛
——“盤峰詩會”與敘述中的“90 年代詩歌”\b 176
第三輯
詩歌的重量
——論朵漁\b 193
行走大地,歌哭人生
——論雷平陽\b 224
肉身化的靈魂書寫
——何曉坤詩歌讀札\b 258
山窮水盡,路轉峰回
——讀橫行胭脂\b 268
“不滿”與“自滿”
——閱讀馬敘\b 277
凝視,冥思,“無事”
——關于林東林的詩\b 284
后 記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