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佩杜薩生活并不容易。這片小小海灘從非洲大陸上脫落,向著歐洲遷移,仿佛是自愿成為兩者之間橋梁的象征。它的命運已被奇特的地理條件寫就,這命運不僅支配著這片土地,更支配著定居其上的人們。 蘭佩杜薩,距離非洲大陸比距離意大利本土更近的島嶼,成為無數非洲難民進入歐洲的中轉站。孤注一擲的人們選擇用*卑微、兇險的偷渡方式,遠離故土的戰(zhàn)亂和傷痛。原本作為希望之路的海洋,卻往往成為其命運翻覆的地獄。器官買賣、奸淫擄掠、暴虐的蛇頭、頻發(fā)的海難…皮埃羅·巴爾托洛,一個貧苦的蘭佩杜薩漁民的兒子,1991 年毅然回到家鄉(xiāng),開設了島上*間診所,從未想象過自己的診所會成為難民危機前線的一處戰(zhàn)壕。無數次的緊急救治、檢查、馳援、驗尸…對于巴爾托洛和其他蘭佩杜薩人來說,把任何一個人留在海上聽任命運擺布,是不可接受的,這是誰也不能違背的海洋的規(guī)則。巴爾托洛醫(yī)生以外科手術刀一樣精準、犀利的文字,呈現了一段段破碎的人生,還有永遠無法愈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這些個人的記錄更是尖銳地叩問文明和身份的邊界,讓我們追問這些悲劇因何而生,對他人的苦難日益麻木的社會和頭腦又如何面對人類制造的終極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