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盧梭《社會契約論》與中國近代文學
第一節(jié) 《社會契約論》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
一 《社會契約論》的基本思想及其影響
二 《社會契約論》的漢譯與傳播
三 《社會契約論》在中國的接受
第二節(jié) 嚴復、梁啟超與盧梭
一 嚴復與盧梭
二 梁啟超與盧梭
第三節(jié) 中國近代文學中的“盧梭”形象
一 近代文學中神化、工具化和中國化的“盧梭”形象
二 近代文學中“盧梭”形象成因
第二章 盧梭《愛彌兒》與20世紀中國文學
第一節(jié) 《愛彌兒》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
一 《愛彌兒》的基本思想及其影響
二 《愛彌兒》的漢譯與傳播
三 《愛彌兒》在中國的接受
第二節(jié) 《愛彌兒》與中國現(xiàn)代作家
一 魯迅與《愛彌兒》
二 周作人與《愛彌兒》
三 老舍與《愛彌兒》
第三節(jié) 盧梭與“白馬湖作家群”
一 “白馬湖作家群”的形成與演變
二 對《愛彌兒》教育思想的接受與踐行
三 “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
第四節(jié) 《愛彌兒》與20世紀中國兒童文學
一 盧梭與中國現(xiàn)代兒童觀的確立
二 盧梭的“兒童本位觀”與20世紀中國兒童文學進程
第五節(jié) 《愛彌兒》與20世紀中國教育小說
一 “教育小說”的概念內涵及類型
二 《愛彌兒》對20世紀中國教育小說的影響
第六節(jié) 《愛彌兒》與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
一 盧梭與西方女性主義
二 盧梭與20世紀中國的賢妻良母主義論爭
三 五四女作家筆下的新賢妻良母形象
四 盧梭與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中的“圍城”主題
第三章 盧梭《懺悔錄》與20世紀中國文學
第一節(jié) 盧梭《懺悔錄》在中國的譯介
一 盧梭《懺悔錄》的文學地位與影響
二 盧梭《懺悔錄》的漢譯與傳播
第二節(jié) 盧梭與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懺悔意識
一 盧梭《懺悔錄》中的懺悔意識及對西方作家的影響
二 盧梭《懺悔錄》對中國作家懺悔意識的影響
三 盧梭《懺悔錄》與中國現(xiàn)代懺悔文學
四 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懺悔意識的癥侯式分析
第三節(jié) 盧梭《懺悔錄》與20世紀中國自傳文學
一 中國自傳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
二 盧梭《懺悔錄》與中國現(xiàn)代自傳文學
三 盧梭《懺悔錄》與中國當代自傳文學
第四章 盧梭《新愛洛伊絲》與20世紀中國文學
第一節(jié) 《新愛洛伊絲》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
一 《新愛洛伊絲》的文學成就及影響
二 《新愛洛伊絲》的漢譯與接受
第二節(jié) 盧梭與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文學
一 盧梭與西方浪漫主義
二 盧梭與中國現(xiàn)代浪漫主義
三 盧梭與新時期文學中的浪漫主義
第三節(jié) 盧梭與白璧德的中國門徒
一 白璧德新人文主義在中國
二 白璧德中國門徒的盧梭批判
第四節(jié) 《新愛洛伊絲》與中國生態(tài)文學
一 盧梭與西方生態(tài)主義
二 盧梭對中國生態(tài)文學的啟示和影響
第五節(jié) 《新愛洛伊絲》與20世紀中國書信體小說
一 《新愛洛伊絲》與西方書信體小說
二 《新愛洛伊絲》與五四書信體小說
三 《公開的情書》:《新愛洛伊絲》式的中國書信體小說
四 《蛙》:莫言對《新愛洛伊絲》文體的創(chuàng)造性借鑒
第五章 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與20世紀中國文學
第一節(jié)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的文學地位與影響
一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的創(chuàng)作背景
二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獨語體”散文的濫觴
三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對后世散文的影響
第二節(jié)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的漢譯與接受
一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在中國的譯介
二 中國現(xiàn)代語境下散文體式的選擇
第三節(jié) 盧梭與20世紀中國“獨語”散文
一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對中國“獨語”散文創(chuàng)作的范型意義
二 20世紀中國“獨語”散文作家個案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