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通過設計之研究”為專題,共收錄主題文章11篇。“從針法到社會:多層次參與式設計研究方法”一文介紹了作者所研究的時裝中的開放性;“線、老鼠和綿羊能告訴我們什么?”一文,作者通過線這一隱喻,闡釋了設計實踐研究對象的運動、突現(xiàn)與轉型;“樂器是新音樂之新的源泉”一文,以自我民族志的形式描述了“通過設計之研究”的協(xié)作過程,探索新樂器開辟新音樂的可能性;“揉皺多元時間材料地圖帶來的啟示”一文,是作者對RTD2015會議上同與會代表互動的反思;“墻廚花園數(shù)字-自然混合制品的安置與管理”一文,幾位作者討論了支持游客與公共花園互動的三個介入式人工制品的協(xié)作設計項目,借助生長中的花園這一隱喻,反思了他們對設計的材料、價值觀、場所營造和未完成性的理解;“轉錄員眼中的轉錄:工作室精神”一文,作者對自身的轉錄體驗進行了自我反思,從而反映“轉錄”工作的復調性、實驗性以及表現(xiàn)出的直觀性;“制造即培育:材料及過程中的敘事”一文,作者反思了學界漸漸認可的基于實踐的研究,以及對明確表述創(chuàng)意實踐生成的知識形式所帶來的挑戰(zhàn),強調制造就是一個“培育的過程”,從而增強了敘事的重要性;本冊收錄的另外兩篇文章“迂回設計:數(shù)字基礎設施對實驗民族志的挑戰(zhàn)”和“用戶故事如何激發(fā)設計靈感?文化探針研究”探討了將設計創(chuàng)意作為融合其他視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