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不糾結的哲學

不糾結的哲學

不糾結的哲學

定 價:¥58.00

作 者: 【古羅馬】塞涅卡 愛比克泰德 奧勒留
出版社: 中國文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047696 出版時間: 2022-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 320 字數:  

內容簡介

  斯多葛學派哲人們可謂古代心理大師,他們知行合一、言行一致,雖已看破紅塵,卻依然積極入世。此學派典范之一奧勒留,告訴人們“如果外部事物使你煩惱,那么請你注意,使你煩惱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你對事物的看法,而只要你愿意,你是很可以將它打發(fā)掉的。”斯多葛學派將自己人生過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不,更確切地說,是他們真切認識到人生之所以如此,必有其道理。在斯多葛派看來,所有自然現象,諸如生老病死、人生起落,都遵循大自然不變法則。因此,人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用理性認識人生所發(fā)生的一切。他們的重要本體論是:與我們對身外之事的感受直接相關的,是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和感受,而不是身外之事本身。與之對應的方法論技巧就是:用理性思考區(qū)分自己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東西?;诖藚^(qū)分,我們就能做到改變可改變的,接受不可改變的,從而把握自己的幸福。斯多葛學派是認知行為療法的理念源泉,它將教會我們從容大度、處變不驚之道。

作者簡介

  塞涅卡:古羅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學家、悲劇作家、雄辯家。愛比克泰德:古羅馬著名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之一。奧勒留: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后一個皇帝,有以希臘文寫成的著作《沉思錄》傳世。蘇德超(主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哲學教研室主任;武漢大學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珞珈青年學者;武漢大學受學生歡迎的哲學老師蘇德超教授憑借自己高超的學術水平和出色的講述能力,讓哲學課,成為武漢大學受歡迎的課。青年學者的領頭羊蘇德超教授是整個哲學界青年學者的佼佼者,不僅是年輕的博導,而且學術上更是能力出眾。王銅靜(編譯):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現任教于鄭州輕工業(yè)大學。

圖書目錄

導言:貴族哲學
部分 塞涅卡——憤怒、施惠與幸福
導讀
章  論憤怒
改變可改變的,接受不可改變的。
第二章  論施惠
友誼的全部意義在于朋友之間的平等相待。
第三章  論幸福
幸福生活就是擁有一顆獨立高貴的心靈。
 
第二部分 愛比克泰德論——人生如何不糾結
導讀
章  區(qū)分取決于自己的事和不取決于自己的事
如果你只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作是你自己的事情,將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歸于其他,那么,你就永不會受到脅迫,就沒有人能夠妨礙你。
第二章  做內心自由的人
疾病使你的身體不便,但是它并不能干擾你選擇的能力,除非你自己愿意。一瘸一拐使你的腿腳不便,但是也不能妨礙你選擇的能力。
第三章  做人要高貴
一個人修為進步的標志是:不責備任何人,不贊揚任何人,不歸咎于任何人,不以擁有某物或知道某事來標榜自己。
第四章  孤獨的本質
“孤獨的人”就是指無助的人,他暴露在了想傷害他的人面前。
第五章  哲學的用處
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的判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這個判斷得是理智健全的、合乎情理的判斷。
第六章  不要扭曲人性的本來面目
不要去扭曲本來正當的事物,也不要去費力改造它。讓男人做男人,女人做女人;美麗的人就美吧,只要是作為人;丑陋的人就丑吧,只要是作為人。
第七章  做自己的主人
如果我貪戀我那卑微的肉體,那就說明我放棄了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奴隸;同樣,如果我貪戀我那微不足道的財產,那就說明我放棄了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奴隸。
第八章  困擾一個人的是他自己的判斷
如果一個事物本質上是自由的,那它除了它本身,絕不會被任何事物困擾或阻礙。
第九章  結婚生子是為了幸福
對于每件事情而言,我們做還是不做,既不是因為死亡,也不是因為流放和苦難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情,而僅僅是因為我們的觀點和我們的意志的選擇。
第十章  看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當看到朋友、兄弟看起來是同心同德時,你不要立即斷定他們的友誼。即使你看到他們發(fā)誓彼此永不分離,你也不要做這樣的斷定。
第十一章  對身外之物糊涂些
知道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圍和能力是有好處的,這樣你就可以對自己預備之外的事保持沉默,如果別人在這些事上勝過你,你也不必惱恨。
第十二章  既要謹慎又要自信
對于我們選擇能力之外的事物,就應該表現出自信。對于我們選擇能力之內的事物,就應該表現出謹慎。
第十三章  順應自然
你的分內之事是扮演好分配給你的角色,至于選擇哪個角色則由不得你。
 
第三部分 奧勒留論——人生短暫,淡定應對
導讀
章  良好的品質承載于優(yōu)秀的傳承之中
從我的父親那里,我懂得了謙虛和果敢,他和他的美名仍留存在我的記憶之中。
第二章  關注內心,為自己訂立恒定的目標
每個人失去的不是別的什么生活,而就是他現在正在過的生活;每個人所過的也不是別的什么生活,而是他現在正在失去的生活。
第三章  工作與社會利益
不要把以下事情看作是對你有利的:使你違背諾言、喪失尊嚴、怨憎他人、猜疑、苛責、虛偽以及需要通過掩飾來滿足的欲望之類的事情。
第四章  安寧就是心靈的井井有條
保持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tài),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存在著的人,一個有著公民身份的人,一個必有一死的人那樣去看待事物。
第五章  沒有從不改變的人,只有從不改變的原則
你只需在下述原則中就會得到安寧,即:一是已經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切事情都并不違背宇宙的本性;二是絕不違背我外在和內在的神而行動。
第六章  不要以自身作為事物的尺度
如果有件事你無法完成,不要認為別人也不可能完成。如果有件事是別人能夠完成的,且是合乎他的本性的,那么這件事對你而言也并非不可能完成。
第七章  以做適合于社會且有利于社會的事為目標
無論如何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他忙碌的每件事情也都是有價值的。
第八章  以本性所欲的方式過生活
沒有什么東西于人是善的,除非它使人公正、謙和、勇敢和自由;也沒有什么東西于人是惡的,除非它使人沾染與前述相反的品質。
第九章  遵循自然而發(fā)生的事
不輕率或煩躁地對待死亡,或者藐視死亡,而是把死亡當作自然的一個行為,靜候著它。
第十章  捍衛(wèi)自我的美德
你對所有事情都要去觀察和踐行,同時完善應對環(huán)境的能力,訓練你的思考能力,保有對有關每個事物的知識的確信,不炫耀也不隱藏,這就是你的義務。
第十一章  如果有人冒犯了你
心靈在多大程度上擺脫激情,它也就在多大程度上更接近力量,正如感覺痛苦是軟弱的特征一樣,憤怒也是軟弱的一個特征。
第十二章  時刻保持心中理性的光芒
你一直是這個偉大世界的一個公民,五年還是三年對你有何區(qū)別呢?符合自然法則的事情向來是公正的。
 
編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