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001◎ 《新青年》?新高地 / 001◎ “掃蕩摧清”的《每周評論》 / 008◎ 海棠依舊笑春風 / 015◎ 次北京之行 / 022◎ 第二次北京之行 / 029◎ 周恩來與五團體會議 / 036◎ 青年劉少奇的北京之行 / 040◎ 瞿秋白在北京的歲月 / 045◎ 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的伙伴 / 050◎ 文言與白話之爭 / 055◎ 新潮社里弄新潮 / 062◎ 《京報》的“鐵肩辣手”風骨 / 067◎ “向新文學的建設”的文學研究會 / 073◎ 五四怒吼撼古都 / 079002◎ 大家都叫他“馬天安” / 086◎ 創(chuàng)造一個少年中國 / 092◎ 曇花一現的工讀互助團 / 098◎ “亢慕義齋”是誰的“書齋” / 104◎ 南陳北李 相約建黨 / 110◎ 紅樓密使 / 116◎ 北京共產黨小組誕生 / 120◎ 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 / 126◎ 中共一大的北京代表 / 131◎ “今天是你們覺醒的日子了” / 135◎ 鐵路線上的“密查員” / 140◎ 女高師人物 / 145◎ “北方勞動界的一顆明星” / 152◎ 參與制定中共二大綱領 / 160◎ 黑暗中國的“一線曙光” / 166◎ 紅樓里走出的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代表 / 171◎ 北方地方黨組織建立 / 177◎ 國共兩黨的次“握手” / 182◎ 蒙古族個黨支部 / 190◎ 碧云寺里的共產黨支部 / 195◎ 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 / 200◎ 后?記 /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