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中國古代教育學范疇發(fā)生史:以《學記》為中心

中國古代教育學范疇發(fā)生史:以《學記》為中心

中國古代教育學范疇發(fā)生史:以《學記》為中心

定 價:¥138.00

作 者: 孫杰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83578 出版時間: 2021-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學記》為中心圍繞教育范疇而展開,從《學記》教育范疇的辨析厘定、代際濡化、托古維新、綜攝涵化、正本審思等五個部分進行研究。部分內容為“鄭注與孔疏:《學記》教育范疇的辨析厘定”;第二部分內容為“義理與考據(jù):《學記》教育范疇的代際濡化”,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學記》文本詮釋和話語體系的代際濡化、荊公新學與《學記》教育范疇的新義肇始、程朱理學與《學記》教育范疇的義理闡釋、明清禮學與《學記》教育范疇的考據(jù)補正等四個方面;第三部分內容為“經世與改制:《學記》教育范疇的托古維新”;第四部分內容為“學科與學術:《學記》教育范疇的綜攝涵化”,主要分析《學記》文本詮釋和話語體系的綜攝涵化、赫爾巴特式的《學記》教育范疇、 凱洛夫式的《學記》教育范疇、《學記》教育范疇的“自主表達”等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五部分內容為“清源與重塑:《學記》教育范疇的正本審思”,主要包括《學記》教育范疇的邏輯反思、《學記》教育范疇的正本重塑等兩個方面研究內容。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中國古代教育學范疇發(fā)生史:以《學記》為中心”(課題批準號BOA150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

  孫杰(1978— ),男,山西靈丘人,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教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碩士生導師,副院長,從事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課程·教材?教法》《教師教育研究》等期刊發(fā)表論文20多篇;現(xiàn)階段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中國古代教育學范疇發(fā)生史:以學記為中心》1項,參與課題3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

圖書目錄

緒論:基于經典文本的中國古代教育學范疇發(fā)生史研究
一 思想緣起:以《學記》為中心的學術思索
二 整體框架:以《學記》為中心的內容呈現(xiàn)
三 思路與方法:以《學記》為中心的思維運作
四 創(chuàng)新與不足:以《學記》為中心的價值和局限
第一章 鄭注與孔疏:《學記》教育范疇的辨析厘定——教育文本注疏與教育范疇闡釋之間的鉤沉與核定
第一節(jié) 《學記》文本生成的溯源考證
一 《學記》文本核心字義的考證
二 《學記》文本引據(jù)內容的考證
第二節(jié) 《學記》教育范疇的文本闡釋
一 《學記》教育文本的核定
二 《學記》教育范疇的文本闡釋
第三節(jié) 《學記》教育范疇的鄭注孔疏
一 鄭注孔疏與《學記》學術地位的確證
二 鄭注孔疏與《學記》教育范疇的詮釋
第二章 義理與考證:《學記》教育范疇的代際濡化——教育文本詮釋與教育思想演進之間的互動與共生
第一節(jié) 荊公新學與《學記》教育范疇的新義肇始
一 荊公新學與《學記》詮釋
二 《學記》教育范疇的新義肇始
第二節(jié) 程朱理學與《學記》教育范疇的義理闡釋
一 程朱理學與《學記》詮釋
二 《學記》教育范疇的義理闡釋
第三節(jié) 明清禮學與《學記》教育范疇的考據(jù)補正
一 明清禮學及《學記》詮釋
二 《學記》教育范疇的考據(jù)補正
第三章 經世與改制:《學記》教育范疇的托古維新——教育文本臆解與西學術語引借之間的中體與西用
第一節(jié) 《學記》詮釋話語體系的托古維新
一 “道”之動:《原道》之天道、政道與人道
二 “學”之變:《勸學》與《勸學篇》
第二節(jié) 《學記》及其教育范疇的經世臆解
一 劉古愚與《學記臆解》
二 《學記》教育范疇的經世臆解
……
第四章 學科與學術:《學記》教育范疇的綜攝涵化——教育文本重構與教育理論創(chuàng)建之間的整合與生成
第五章 清源與重塑:《學記》教育范疇的正本審思——教育文本復歸與教育話語反思之間的辨析與正名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