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史》首次全面、系統(tǒng)、完整、清晰地闡述了南京 2500 年建城史和近 500 年的建都史。全書分上、下兩編 :上編主要回溯古代南京城市成長、變遷歷程,從新石器時代的北陰陽營遺址、湖熟遺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棠邑、瀨渚邑、越城、金陵邑、冶城,到六朝時期的石頭城、建業(yè)、建康,從南唐的金陵城到明都南京,再到清代的現代南京城,從解讀文獻和實地踏勘入手,在廣闊的時空范疇中,探尋失落的環(huán)節(jié),拼合碎裂的畫面,梳理舊識,補充記憶,辨疑解難,闡明新見,勾勒出一軸較為完整、清晰的南京城市成長史圖卷。下編關注的是現代規(guī)劃出現之后的一百余年中,從民國的首都計劃建設到 21 世紀“山、水、城、林”一體的和諧城市建設,人們面對歷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進行再度建設的問題。由對史實的探尋升華到史實的提煉,梳理出現代南京城市生長的脈絡和城市建設的若干重要經驗,如跨江發(fā)展、面向大海的胸懷,善于利用自然山水的傳統(tǒng),功能區(qū)分明確的特色,尊重原住民權益的原則,保老城建新城、跨越式發(fā)展的優(yōu)勢等 ;尤其是通過反思近百年間歷次現代城市規(guī)劃實踐的得失,探索面對歷史造就的文化名城,如何進行再建設的問題,對于現當代南京的城市建設,做了宏觀層面上的品評,也為城市未來的科學、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參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