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風險社會(新的現代性之路)

風險社會(新的現代性之路)

風險社會(新的現代性之路)

定 價:¥58.00

作 者: 烏爾里?!へ惪?著,張文杰、何博聞 譯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叢編項: 人文與社會譯叢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4789332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28開 頁數: 336 字數:  

內容簡介

  《風險社會》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的經典名作,后現代社會學理論的杰出代表作。正如作者所指出的,19世紀的現代化消解了等級僵化的農業(yè)社會,開創(chuàng)了工業(yè)社會的結構圖景;而當今的現代化則是消解了工業(yè)社會的輪廓,在現代性的連續(xù)性之中,另一種社會形態(tài)正在形成。在這一社會形態(tài)中,未知的、意圖之外的后果成了歷史和社會的主宰力量,它使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態(tài)都處在危險之中。本書把當前的現代性診斷為“風險社會”,其主要特征在于,人類面臨著生存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正是由工業(yè)社會所制造的。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充斥著組織化的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風險的制造者以風險的承受者為代價來保護自己的利益。貝克認為,西方社會中的主導性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僅卷入了風險制造,而且參與了對風險真相的掩蓋。貝克力倡自反性現代化,其特點是,既洞察到現代性中理性的困境,又試圖以理性的精神來治療這種困境。

作者簡介

  烏爾里希·貝克 (1944—2015),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生前為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同時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和巴黎人文之家基金會(FMSH)任教。貝克是“風險社會”理論的主要提出者和奠基者,并與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和斯科特·拉什共同提出了“第二現代性”的觀念,力圖在現代性與后現代性之間開辟出“第三條道路”。貝克的主要學術興趣在于現代社會的轉型,其專業(yè)領域涉及政治社會學、科學社會學、技術社會學和環(huán)境社會學,并提出了風險社會、第二現代性、自反性現代化、世界主義等若干重要概念。其代表作有:《風險社會》(1986)《反毒物》(1991)《生態(tài)啟蒙》(1992)《風險時代的生態(tài)政治》(1994)《什么是全球化?》(1997)《世界主義的觀點》(2004)《世界風險社會》(2007)。

圖書目錄

前 言
部分 在文明的火山上:風險社會的輪廓
章 論財富分配與風險分配的邏輯
污染物的科學分配與社會的風險處境
論現代化風險對知識的依賴
具有明確階級屬性的風險
文明風險的全球化
兩個時代和兩種文化:論風險生產與感知的關系
世界社會的烏托邦
第二章 風險社會的知識政治
文明的貧困化?
錯誤、欺騙、過失和真相: 論理性的紛爭
公眾的風險意識:二手的非經驗
得到承認的現代化風險之政治動力
風險社會:新的現代性之路
展望:20世紀末的自然與社會
第二部分 社會不平等的個體化:工業(yè)社會生活方式的去傳統化
矛盾心態(tài):個體從發(fā)達勞動力市場獲得解放
第三章 超越地位與階級?
作為個體化“原動力”的勞動力市場
個體化與階級形成:馬克思和韋伯
個體化雇員社會的來臨
第四章 “我就是我”:性別空間與家庭內外的沖突
工業(yè)社會是一個現代等級社會
從男女角色中獲得解放
不平等意識的形成:選擇的機會與約束
未來的可能場景
第五章 個體化、制度化與標準化:生活處境和人生模式
個體化的分析維度
德國個體化浪潮的特點
人生模式的制度化
第六章 勞動的去標準化
從標準化的充分就業(yè)體系到靈活而多元的
未充分就業(yè)體系
第三部分 自反性現代化:論科學與政治的一般化
回顧與展望
第七章 超越真理與啟蒙的科學?
簡單科學化與自反性科學化
失去壟斷的科學
認知實踐的封建化
論“副作用”的可評估性
第八章 破除政治的邊界
現代化體系中的政治與亞政治
喪失功能的政治系統
令政治失勢的民主化
政治文化與技術發(fā)展:進步意識的終結?
醫(yī)學亞政治:一個案例
技術政策的困境
工業(yè)自動化的亞政治
總結與展望:未來的可能場景
參考文獻
索 引
中譯本修訂說明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