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這一本書的內涵,一切都是從頭做起而斐然成章。計分〔古代〕、〔西域、漢代〕、〔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新疆現(xiàn)代〕六章,劃分了不同階段,作系統(tǒng)的敘述。此所包括的族別,計有氏、羌、匈奴、塞種、烏孫、月氏、突厥、回鶻等諸族。在素材的營謀方面,那是多方搜集了南疆、北疆各地各族早自遠古而下的諸多崖畫、石雕,并遍及各個博物館,內含許許多多田野出土的遺物等等,凡所可能,多已盡力搜求。并且獲得九位攝影家和二十一位圖繪美術的高手,一一精制了圖片有六百十幅之多,在在顯示多種具體的〔實〕象,也多分別并列物證而見其〔信〕;抑又行文流暢而安詳得體,這又增進了可讀的效果。想來這許是經過許多文字的推敲而作成的。至于對〔通〕這一個〔訣〕字的衡斷,在這一本書中,由于先天條件、根本的缺乏,這是幾乎辦不到的。因為從〔西域〕到〔新疆〕各族的服飾,向乏文字紀錄,往事已矣,何從求〔通〕。早在民國二十三年八月十九日,前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傳賢覆司法行政部部長羅文干為商討制定司法官服制函,曾說古圖湮失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