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傳統(tǒng)的張力:儒學思想與近代文化嬗變

傳統(tǒng)的張力:儒學思想與近代文化嬗變

傳統(tǒng)的張力:儒學思想與近代文化嬗變

定 價:¥55.00

作 者: 張昭軍 著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3268610 出版時間: 2021-05-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287 字數:  

內容簡介

  儒家文化現(xiàn)代化是多年來學界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但對于近代儒學思想至今鮮有專門深入的著作問世。本書采用思想史的視角,以近代儒學思想為研究對象,著力探討舊學如何轉化為新學、傳統(tǒng)儒學如何轉化為現(xiàn)代性思想。作者在反思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二元對立思維模式基礎上,力圖以近代儒學思想為例說明:簡單地把儒學劃為傳統(tǒng)性范疇或認為儒學本身含有啟蒙思想、沒有西學東漸同樣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轉化的說法不合乎歷史。作者認為,儒學內容復雜多樣,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格,其中含有與現(xiàn)代性(“西化”)相通、接近于現(xiàn)代性但又不等同于現(xiàn)代性的因素,近代思想家正是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合理發(fā)掘、利用和創(chuàng)造性闡釋,才建構起了中國現(xiàn)代性思想,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轉換。作者在論述時把理論問題落諸于對近代文化變革具有重要影響的龔自珍、曾國藩、張之洞等八位思想家身上,目的是盡可能通過實證來說明儒學與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關系問題。

作者簡介

  山東省淄博市人。歷史學博士?,F(xiàn)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歷史學會常務理事。有多種著作發(fā)表。

圖書目錄

緒論 傳統(tǒng)的張力——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二元對立模式的反思
一、研究緣起
二、學術史回顧
三、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龔自珍的經世思想與近代文化傳統(tǒng)
一、“抱小”與“追大”——龔自珍對漢學、宋學的批判與繼承
二、“蟲魚學”與“賣餅家”——今文、古文經學在龔自珍思想中的位置
三、“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四、“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學”
五、文化傳統(tǒng)的復雜性
第二章 “義理與經濟初無兩術之可分”——曾國藩的理學經世思想
一、思想來源
二、現(xiàn)實表現(xiàn)
三、理學經世與倡導洋務
第三章 “經世致用”與“中體西用”——張之洞對儒學的調適和錮蔽
一、“經世致用”的雙重意蘊
二、“中體西用”的矛盾內涵
三、對張之洞文化思想的檢討
第四章 “發(fā)明圣制,探討微言”——康有為對傳統(tǒng)儒學的改造與重構
一、學術淵源
二、新學要理
三、舊學新解
四、納儒入教
第五章 “淬厲其所本有而新之”——儒學與梁啟超文化思想的演進
一、儒學與變法
二、儒學與新民
三、儒學的普適性
第六章 “統(tǒng)新故而視其通”——西學家嚴復的儒學觀
一、從儒學視角看嚴復思想的演進歷程
二、嚴復從未對儒學進行過全部肯定或否定
三、處理中西方文化關系的方法多樣化
第七章 “用國粹激動種性”——章太炎與儒家思想的近代轉換
一、儒學與維新、革命
二、儒家道德的批判、繼承與轉化
三、駁建立孔教議
四、“六經皆史”與學術轉型
第八章 “古人之思想足資今人學問”——儒學與孫中山的革命學
一、從華夏中心主義到文化民族主義
二、民本思想與民權主義
三、大同理想與民生主義
四、知難行易學說
五、孫中山與20世紀儒學
附錄 儒學在民國的歷史命運
一、民國建立與儒學制度保障的喪失
二、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獨尊地位的終結
三、現(xiàn)代新儒家對儒學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四、國民黨對儒學的利用
五、馬克思主義者對儒學的批判繼承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