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是驅動經濟增長的核心變量。依據何種方法選擇政策工具以及何時選擇何種政策工具,是推動穩(wěn)增長、調結構、防風險與高質量經濟發(fā)展的核心問題。穩(wěn)增長、調結構是在宏觀經濟運行波動、經濟結構失衡、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凸顯與原有經濟增長方式不能持續(xù)的背景下,中央政府為了實現穩(wěn)增長、調結構、轉變經濟增長動力與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經濟發(fā)展而提出的經濟發(fā)展與調控的總思路。本書以此為背景,依據馬克思“等量資本獲得等量收益”的平均收益率理論,基于微觀經濟是宏觀經濟的基礎,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后果、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后果可以有效判斷宏觀經濟政策運行效果的邏輯關系,研究宏觀經濟政策與經濟運行波動、結構失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為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與政策工具選擇提供微觀依據。本書研究資產收益率寬幅度與政策工具或政策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揭示了刺激性貨幣政策是資產收益率寬幅度的成因,在研究資產收益率寬幅度與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異化、資產收益率寬幅度與宏觀經濟運行后果的基礎上,形成“不同類型資產之間的資產收益率寬幅度指數”,構建“資產收益率寬幅度預警區(qū)間”,從而形成一套相對完備的宏觀經濟政策運行效果的微觀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