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序
叢書前言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通江湖泊江湖關系研究
1.2.2 水庫下游河床演變研究
1.2.3 水庫下游航道整治研究
第2章 三峽水庫下游江湖水沙輸移特征及演變
2.1 三峽水庫下游河道及兩湖概況
2.1.1 長江中游干流概況
2.1.2 洞庭湖區(qū)概況
2.1.3 鄱陽湖區(qū)概況
2.2 三峽水庫下游水沙輸移
2.2.1 年際變化
2.2.2 年內變化
2.3 三峽水庫下游河道演變
2.3.1 沿程河道沖淤分布
2.3.2 不同類型河道演變規(guī)律
2.4 洞庭湖水沙運動與洲灘演變
2.4.1 洞庭湖水沙運動
2.4.2 近期洞庭湖洲灘演變特征
2.5 鄱陽湖水沙運動與洲灘演變
2.5.1 鄱陽湖水沙運動
2.5.2 近期鄱陽湖洲灘演變特征
2.6 長江與兩湖交匯區(qū)河床演變
2.6.1 長江與洞庭湖交匯河段河床演變
2.6.2 長江與鄱陽湖交匯河段河床演變
第3章 江湖水沙運動數值模擬與物理模擬關鍵技術
3.1 長江中游大型江湖系統水動力泥沙數學模型
3.1.1 模型原理與構建
3.1.2 長江中游江河湖一體的水沙模型構建
3.1.3 水動力模型率定與驗證
3.1.4 泥沙輸移模擬驗證
3.2 長江中游干流河道長河段二維水沙運動數學模型
3.2.1 基本原理
3.2.2 泥沙模型中關鍵問題的處理
3.2.3 長河段模擬的關鍵問題處理
3.2.4 長時段水沙過程的處理
3.2.5 長江中游長河段水沙與河床沖淤驗證模擬
3.3 長江中游江湖交匯段物理模型
3.3.1 江湖交匯段水沙運動特點及模擬難點
3.3.2 江湖兩相水沙動力物理模型相似律
3.3.3 長江干流與洞庭湖交匯段物理模型設計與驗證
第4章 長江干流與洞庭鄙陽兩湖水沙交換機制
4.1 長江中游大型江湖系統水沙交換
4.1.1 長江與洞庭湖水沙交換
4.1.2 長江與鄱陽湖水沙交換
4.2 三峽水庫運行后長江與洞庭湖水沙交換機制
4.2.1 三峽水庫運行對洞庭湖水沙特性與洲灘發(fā)育的影響分析
4.2.2 三峽水庫運行對長江與洞庭湖水量交換的影響
4.2.3 三峽水庫運行對長江與洞庭湖泥沙交換的影響
4.3 三峽水庫運行后長江與鄱陽湖水沙交換機制
4.3.1 三峽水庫運行對鄱陽湖水沙特性與洲灘發(fā)育的影響分析
4.3.2 三峽水庫運行對長江與鄱陽湖水量交換的影響
4.3.3 三峽水庫運行對長江與鄱陽湖泥沙交換的影響
第5章 長江中下游灘群演變對水沙調節(jié)的響應
5.1 江湖水沙交換對長江中下游河道沖淤變化的影響
5.1.1 不同江湖水沙交換條件下長江干流河道沖淤變化
5.1.2 干流河道泥沙沖淤對江湖分流匯流比響應關系的探討
5.2 長江中下游典型灘段演變對三峽水庫水沙調節(jié)的響應
5.2.1 彎曲分汊窯監(jiān)河段
5.2.2 馬當分汊河段
5.3 長江中下游典型河段灘群聯動水動力特性研究
5.3.1 上荊江連續(xù)彎道灘群演變相互影響
5.3.2 連接段對分漢河段灘群演變的作用
5.3.3 節(jié)點在藕節(jié)狀分漢河型灘槽演變中的控制作用
5.4 江湖交匯段灘槽演變對水沙調節(jié)的響應
5.4.1 三峽水庫不同運行期間江湖交匯段水動力特性
5.4.2 河床沖淤特征對三峽水庫水沙調節(jié)的響應
5.4.3 長期清水下泄對江湖匯流段河勢的影響
第6章 三峽水庫水沙調節(jié)及通江湖泊水沙交換對長江中下游干流航道的影響
6.1 三峽水庫水沙調節(jié)對長江中下游干流航道影響綜合分析
6.1.1 三峽水庫對壩下游航道的有利影響
6.1.2 三峽水庫對壩下游航道的不利影響
6.2 江湖水沙交換對長江中下游干流航道條件的影響分析
6.2.1 洞庭湖水沙交換對長江干流航道的影響分析
6.2.2 鄱陽湖水沙交換對長江干流航道的影響分析
6.3 典型淺灘航道整治參數與整治時機探討
6.3.1 設計水位和整治線寬度變化
6.3.2 三峽水庫運行后整治時機分析
第7章 長江中下游典型灘群航道整治
7.1 概述
7.2 洞庭湖分流影響河段灘群航道整治
7.2.1 蘆家河沙卵石河段灘群整治
7.2.2 上荊江彎曲分漢河段灘群整治——以瓦馬河段為例
7.2.3 周天藕順直微彎河段灘群整治
7.3 洞庭湖匯流影響河段灘群航道整治
7.3.1 下荊江窯監(jiān)彎曲分漢河段灘群航道治理
7.3.2 順直微彎分漢灘群整治——以嘉魚-燕子窩河段為例
7.4 鄱陽湖匯流影響河段灘群航道整治——以馬當河段為例
7.4.1 三峽水庫運行后航道條件變化
7.4.2 已建一期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7.4.3 航道整治原則及措施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