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十大孔兌水土保持減沙效益評價》是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十三五”水利科技重大專項“黃河流域鄂爾多斯十大孔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減沙效益評價”(213-03-10-303002-NSK2017-M2)(2017~2020年)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煉總結而成的。采用遙感解譯、野外調查與實地測量核實、模擬試驗與實地觀測、水沙定位觀測資料分析、數(shù)學模型與模擬反演等多種手段,對黃河內蒙古河段右岸十大孔兌區(qū)域在1986~2018年實施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及2000年以來實施禁牧工程的攔沙減沙效果進行了定量分析評價,確定了水土保持單項治理工程單位減沙指標,定量提出了流域面上治理、溝道治理與天然林草地(禁牧修復后)減沙貢獻率;通過水文學移植原理并結合河道水沙動力學模型反演,推算出十大孔兌在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前后的入黃泥沙量;基于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減沙效益評價結果,提出推進區(qū)域水土流失高質量治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