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注釋》四卷、《敘錄》一卷,清阮元撰。于《曾子》篇題或文句下標“注”,略述注文出處,明晰句讀,校正文字,考證詞義、史實,解釋篇題,訓釋詞語,串講章句大意。阮 元博考群書,擇采諸家注釋,或以經解經,使《曾子》成為可讀之善本,從中可以考察孔子、曾子的政治思想與學術方法,亦可考察阮元的學術思想與學術方法。先秦時期原應有《子 華子》一書,今本《子華子》是宋代出現的偽書,實為一部道家典籍,共二卷十篇,均采取先秦諸子常用的一問一答的語錄形式,涉及陰陽五行、修身養(yǎng)生、仁義禮智、為政治國等諸 多方面,在繼承老莊“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思想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提出了其道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