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連環(huán),水縈回,交通動脈橫跨東西,綠色紐帶串聯(lián)黔嶺山系。全長 120.6千米的貴州貴陽至黃平高速公路(以下簡稱“貴黃高速”)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加密規(guī)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貴州省交通運輸“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省級重點實施項目,被評為“貴州省 2018年 PPP樣板工程”。貴黃高速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貴陽東出長三角經濟區(qū)便捷的高速通道,對完善貴州全省高速公路網絡,提升貴陽至長江三角洲、長株潭城市群通道的運輸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改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少數民族地區(qū)公路交通網絡結構,推動沿線資源開發(fā),在決戰(zhàn)脫貧攻堅任務后,為決勝同步小康和奮力打造少數民族先行示范區(qū)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貴黃高速全線共有橋梁 80座 34 292.1米,其中特大橋 8座 9124米;全線隧道(雙幅計)14座 15 580米,其中長隧道 6座 10 822.5米;橋隧比為41.35%。設置互通 12處,其中樞紐互通 3處;設置服務區(qū) 3處,管理分中心 1處。自建設伊始,貴黃高速就以“工地建設標準化”“施工作業(yè)標準化”“項目管理標準化”為途徑,推進路基、橋梁、隧道、路面、機電、交安、房建等全方位施工標準化,以工藝微改進、設備微改造、工法微提升、管理微創(chuàng)新為突破,應用“互聯(lián)網”、信息化技術提升等管控水平,將貴黃高速打造成為品質工程、綠色工程、平安工程。為了編撰《貴陽至黃平高速公路項目論文集》(以下簡稱“論文集”),貴州貴黃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聯(lián)合《中國公路》雜志社特向貴黃高速建設者征集論文百余篇,經專家評審,精選其中 45篇匯編成集。論文集分為設計、材料、施工工藝、檢測、管理 5個部分,詳細梳理了貴黃高速的建設亮點、創(chuàng)新技術、管理經驗等,基本上涵蓋了高速公路建設全過程。這些論文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借鑒意義,希望能為推動我國高速公路建設高質量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由于編者水平有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