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菲利普·科恩(Philipp Koehn)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教授。他是機器翻譯領域的領軍人物,于2010年出版了教材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為《統計機器翻譯》)。他曾獲國際機器翻譯協會頒發(fā)的榮譽獎,是2013年歐洲專利局歐洲發(fā)明家獎的最終三名入圍者之一。他還活躍在科技產業(yè)界,是Omniscien Technology公司的首席科學家、Meta公司的顧問。譯者簡介 張家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機器翻譯和自然語言處理,曾獲得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中國科協首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和北京智源青年科學家。發(fā)表CCF-A/B類論文7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6次獲得最佳/優(yōu)秀論文獎,3次被評為IJCAI、ACL和NAACL的杰出SPC和審稿人。曾獲得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青年創(chuàng)新獎一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曾擔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機器翻譯專委會副主任、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多次擔任ACL/EMNLP/COLING的(資深)領域主席。 趙陽,博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9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博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所工作,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翻譯,在國內外相關頂級學術會議(AAAI、IJCAI、EMNLP、COLING等)和著名期刊(TASLP、AI、TALLIP等)上發(fā)表20余篇論文。擔任國際權威期刊(TASLP等)的審稿人,多次擔任國際頂級學術會議(ACL、COLING、IJCAI、AAAI)的程序委員會委員,擔任COLING-20的出版主席。作為負責人和參與人員,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和中國科學院先導計劃等多項國家項目。 宗成慶,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A類),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和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和語言認知計算等研究,主持國家項目10余項,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出版《統計自然語言處理》等專著三部和譯著一部,是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ICCL)委員、亞洲自然語言處理學會(AFNLP)主席和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國際一流學術會議ACL 2015程序委員會主席和ACL 2021大會主席。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曾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導師和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等若干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