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代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古村落保護工作者等,多重的社會身份和角色,注定了馮驥才的散文內容豐富、視野開闊。其中,既有生活感悟,也有藝術暢游;更有海外游歷、親情記錄、古村落保護筆記等。情趣盎然的文風、多姿多彩的題材,給讀者以思想見地、藝術與美的多重享受。 本書精選馮驥才散文六十余篇,包括《逼來的春天》《秋天的音樂》《冬日絮語》《珍珠鳥》《遵從生命》《天一閣觀畫記》《拉丁區(qū),我們那條小街》《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游佛光寺記》《老母為我“扎紅”帶》《金婚有感》《母親百歲記》等,配以作者不同時期照片二十余幅,圖文并茂,全面展示作者底蘊豐厚的文化與藝術人生。 但是,有一種光可以透入幽閉的暗處,那便是從音箱里散發(fā)出來的閃光的琴音。魯賓斯坦的手不是在彈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靈;他還用手思索,用手感應,用手觸動色彩,用手試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們像明明滅滅、強強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間!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鳥,扇著翅膀,飛進布滿陰影的地方。有時,它會在一陣轟響里,關閉了整個地球上的燈或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輝煌奪目的太陽。我便在一張寄給遠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賀卡上,寫了一句話: 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樂里。 ——《冬日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