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建筑藝術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

定 價:¥328.00

作 者: [英]大衛(wèi)·沃特金
出版社: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9202253 出版時間: 2019-1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在這部享有盛譽的經典著作中,建筑史學者大衛(wèi)·沃特金追溯了西方建筑的歷史,從早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到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現代主義以及21世紀的后現代主義風格。涉獵的建筑大師有布魯內萊斯基、米開朗琪羅、拉斐爾、貝尼尼、辛克爾、麥金托什、彼得·貝倫斯、勒·柯布西耶、弗蘭克·蓋里等。通過歷史長河中的諸多建筑和大師,作者揭示了古典建筑語言的持續(xù)生命力,如古希臘時期的建筑樣式,到 1900 年左右紐約的麥金、米德和懷特的作品中,得見貫穿其中的建筑脈絡。本書視角全面不失深度,文字通俗不失專業(yè)性,圖文并茂,自西方建筑之始延展至近現代,完整講述了西方建筑的故事,并為21世紀的新發(fā)展單獨設立一章,內容涉及計算機與建筑,以及可持續(xù)性與環(huán)境問題等,對當代建筑設計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大衛(wèi)·沃特金(1941—2018年),英國建筑歷史學家。他是劍橋大學的建筑史榮休教授和彼得豪斯學院院士。他主要研究領域是新古典主義建筑,出版了多部專著,包括《約翰·索恩爵士》(1996年)和《再訪道德與建筑》(2001年)等。

圖書目錄


美索布達米亞和埃及  9
米索布達米亞  9
埃及  13
從薩卡拉到大金字塔  14
底比斯  15
卡納克和盧克索  16
托勒密時期  17
 
第二章
古典主義的基石:古希臘、希臘化和古羅馬  19
青銅時代遺產  19
邁錫尼  20
古希臘文化 23
古代希臘時期神廟,于公元前約 600—480年  25
愛奧尼克式的興起  31
希臘古典時期:公元前 480—400 年  32
希臘化的背景  40
公元前 4 世紀的希臘大陸和科林斯柱式的發(fā)展  41
公元前 4 世紀和公元前 3 世紀的小亞細亞  45
公元前 2 世紀:宗教和世俗建筑  47
城市規(guī)劃  49
希臘聚會廣場  49
民用建筑  54
羅馬的崛起  57
共和國時期的建筑  59
廣場、長方廳堂(巴西利卡)和神廟:羅馬式組合  64
凱旋門  69
宮殿、別墅和新混凝土建筑  70
哈德良修建的其他建筑  75
浴場  80
城鎮(zhèn)規(guī)劃  82
君士坦丁及其對基督教的接受  87
 
第三章
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式建筑  89
羅馬  89
君士坦丁堡、薩洛尼卡和拉韋納  92
圣索菲亞大教堂  94
君士坦丁堡和拉韋納的其它 6 世紀教堂
晚期的拜占庭建筑  99
俄羅斯  101
威尼斯的圣馬可大教堂  103
西西里和法國  105
 
第四章
加洛林王朝和羅馬風建筑  107
修道制度的興起  107
加洛林文化的復興  107
9—11 世紀早期的英國和西班牙  112
英國  112
西班牙  114
奧托建筑及影響  116
10 世紀與 11 世紀早期的法國  122
11 世紀和 12 世紀的諾曼底和英格蘭  126
法國和西班牙的朝圣教堂  134
克呂尼第三修道院教堂和法國羅馬風建筑的地方派別  136
11 世紀和 12 世紀中的西班牙  141
意大利  144
倫巴第  144
托斯卡納  146
 
第五章
哥特試驗  149 
法國  150
“新光芒”:敘熱院長和哥特建筑之源  150
法蘭西島上的其他大教堂:桑斯、努瓦永(Noyon)、拉昂(Laon)和巴黎  151
沙特爾  153
高哥特式風格:蘭斯、亞眠、博韋和布爾熱  155
宮廷風格與輻射式哥特建筑  159
廳堂式教堂(Hall Churches)  161
火焰式風格  164
中世紀法國的世俗建筑  164
英格蘭  168
坎特伯雷及其影響  168
林肯及其影響  171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172
威斯敏斯特的影響及“裝飾化風格”的起源  173
韋爾斯、布里斯托爾和伊利的裝飾化風格  175
圣斯蒂芬禮拜堂和垂直風格的起源  177
格洛斯特的垂直風格  178
晚期垂直風格和扇形拱頂  178
教區(qū)教堂與世俗建筑  180
牛津和劍橋大學  183
德國與歐洲中部地區(qū)、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184
科隆、布拉格和帕勒王朝  185
德國晚期哥特式風格  189
里德和波希米亞  191
德國和波西米亞的世俗建筑  193
比利時  193
意大利的早期哥特建筑  194
佛羅倫薩和米蘭大教堂  196
意大利世俗建筑  198
13世紀和14世紀時西班牙的哥特建筑  201
葡萄牙的哥特建筑  206
城市規(guī)劃  207
市政形象的提升  207
建造規(guī)劃  209
對羅馬遺跡以及對景觀的反應  209
新城鎮(zhèn)  210
 
第六章
文藝復興之和諧
文藝復興的誕生  211
佛羅倫薩和布魯內萊斯基  211
阿爾伯蒂  215
于皮恩扎、烏爾比諾和佛羅倫薩的宮殿及城市設計  218
菲拉雷特和萊昂納多  220
全盛時期的文藝復興  222
羅馬:伯拉孟特  222
從伯拉孟特到馬代爾納的圣彼得大教堂  225
拉斐爾、佩魯齊和小安東尼奧·達·桑迦洛  227
曼圖亞的文藝復興分支:朱禮奧·羅馬諾  230
米開朗琪羅  231
文藝復興盛期的維羅納和威尼斯:圣米凱利和圣索維諾  236
維尼奧拉和巴洛克的起源  239
帕拉第奧和文藝復興盛期的和諧  242
意大利以外的文藝復興  250
弗朗索瓦一世統(tǒng)治下的法國  250
法國古典主義的確立:萊斯科、德洛爾姆和比朗  254
古典主義的發(fā)展自德布羅斯(de Brosse)勒梅西埃(Lemercier)和孟莎(Mansart)
西班牙  262
德國  266
東歐  269
荷蘭王國  271
英格蘭和英式大臣府邸的發(fā)展  273
城市規(guī)劃  280
理想城鎮(zhèn)  280
廣場的創(chuàng)作  280
紀念性街道  281
西班牙和法國的城市規(guī)劃  281
 
第七章
巴洛克擴張
意大利
巴洛克的創(chuàng)造:貝尼尼  283
特立獨行的聲音:波羅米尼  286
彼德羅·達·科爾托納  291
羅馬晚期巴洛克的比較流派  295
皮德蒙特·瓜里尼、尤瓦拉和維托內  299
熱那亞、米蘭、博洛尼亞  306
那不勒斯和西西里  311
意大利以外的巴洛克  315
法國
凡爾賽宮  319
法國洛可可   322
奧地利和德國  323
約翰·菲舍爾·馮·埃拉  324
希爾德布蘭特  326
普蘭圖爾  327
諾伊曼和阿薩姆  330
德國洛可可  333
英國  335
雷恩  336
塔爾曼、范布勒和霍克斯摩爾  346
阿切爾和吉布斯  353
西班牙  355
葡萄牙  362
城市規(guī)劃  363
羅馬的貢獻  363
凡爾賽宮及其影響  365
沃邦和防御性城市  366
皇宮  366
克里斯多夫·雷恩的倫敦規(guī)劃  267
建筑規(guī)范:協(xié)調整合的作用  368
 
第八章
18世紀的古典主義  369
羅馬的影響  369
皮拉內西  369
“風景畫風格”的來源  372
伯靈頓伯爵和威廉·肯特  373
羅伯特·亞當  376
錢伯斯和懷亞斯  381
丹斯和索恩  386
法國新古典主義的興起  390
蘇夫洛和圣吉納維夫  394
佩爾和德·威利  399
勒杜和風景畫風格  404
歐洲其他地區(qū)的古典傳統(tǒng)  409
意大利  409
德國  410
波蘭  416
斯堪的納維亞  418
俄羅斯  420
古典主義在美國的興起  424
托馬斯·杰斐遜  427
布爾芬奇和拉特羅布  430
城市規(guī)劃  434
法國啟蒙運動的貢獻  434
倫敦的理論和實踐  435
巴斯、都柏林、愛丁堡  435
圣彼得堡和里斯本  437
北美  437
 
第九章
19世紀  439
法國  439
自佩西耶和方丹至維奧萊·勒·杜克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  439
從第二帝國到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  452
英國  457
攝政時期和維多利亞早期  457
哥特復興式  465
肖以及維多利亞風格晚期人物  472
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  477
辛克爾和克倫策  477
慕尼黑和維也納的蓋特納和森珀  486
意大利  490
斯堪的納維亞、俄羅斯和希臘  497
斯堪的納維亞和芬蘭  497
波蘭和俄羅斯  501
希臘  508
比利時和荷蘭  509
美國  512
19世紀中期的希臘式和哥特式建筑  512
新理論和新方向,從亨特至理查森  516
沙利文和摩天大樓的起源  523
麥金、米德和懷特以及向古典主義的回歸  527
城市設計  532
18世紀的傳承  532
工業(yè)城市模式  533
美利堅聯邦(美國)  534
歐洲的發(fā)展  536
 
第十章
新藝術運動
比利時和法國  537
蘇格蘭和英格蘭  543
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  546
西班牙  562
 
第十一章
20世紀  565
1939年前的美國  565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565
傳統(tǒng)風格的建筑  575
摩天大樓  579
1939年前的歐洲  582
20世紀初期的柏林:梅塞爾和貝倫斯  582
表現主義的興起和珀爾齊希的建筑  586
德國和荷蘭的其他表現派  590
格羅皮烏斯和包豪斯  593
從阿道夫·洛斯到國際現代風格  596
古典主義傳統(tǒng)于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德國、捷克和斯洛文尼亞  599
20世紀初期的法國和路易十六風格復興  601
佩雷、加尼耶和紹瓦熱  602
勒·柯布西耶  608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法國傳統(tǒng)風格建筑  613
斯堪的納維亞和芬蘭  614
意大利未來主義、古典主義和理性主義  625
勒琴斯,保守的天才  632
英國的傳統(tǒng)主義和現代主義  641
斯大林時期的現代主義和傳統(tǒng)主義  645
1945年以后的現代主義  648
后現代主義  659
千禧年的建筑  668
環(huán)境  671
建筑和意義  673
經濟和科技的變化  675
城市規(guī)劃  676
花園城市  676
美麗城市  677
功能主義及其后  677
柏林重建  683
 
第十二章
21世紀  685
建筑、自然和環(huán)境  685
電腦輔助設計(CAD)和參數設計  693
多樣的聲音  694
注視東方  698
城市規(guī)劃  699
 
術語表  701
拓展閱讀  704
致謝  70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