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閣印千家詩》,作為“三百千千”之一的《千家詩》,歷來為傳統(tǒng)蒙學所重視。其實《千家詩》由五言詩和七言詩兩部分合并而成。其中,五言詩為清代王相所選,七言詩則由宋代謝枋得所選。兩部分共選錄作品二百二十六首,涉及自唐代至明代詩人百余名,所選杜甫作品最多,共二十二首。作品題材多樣,山水田園、送別思鄉(xiāng)、吊古詠物皆有。且詩句淺白易懂,并附有注釋,較適合孩童誦讀。次選《狀元閣唐詩三百首注釋》,編者蘅塘退士,原名孫洙,字臨西,無錫人,《唐詩三百首》已不須多做介紹,幾為最廣為人知的唐詩選本。又選《狀元閣印宋元明詩》。由清代道光年間朱梓、冷昌言所編,根據序言所述,此書原為冷氏家塾自用啟蒙讀本,仿照《唐詩三百首》體例編輯而成,共選一百四十五位作者的三百一十一首詩。宋元明三代詩作與唐詩三百首一并作為童蒙讀本,完成了橫跨唐、宋、元、明千年詩歌的合璧,不失為中國蒙學史上的佳話。 附錄《詩品注釋》,為狀元閣印注唐代詩人司空圖所撰《二十四詩品》。這是一部古典詩歌美學與理論專著,由二十四首四言詩組成,從不同角度概括和描繪了不同詩歌風格的特點,對后世的詩歌鑒賞理論影響較大。該書篇幅不長,內容相對簡單,對詩歌欣賞具有指導作用,故選入作為附錄材料,可供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