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論1
上編
傳舍使用與漢朝的日常統(tǒng)治13
一、《元延二年日記》所見西漢東海郡及其周邊的“傳舍”19
二、《元延二年日記》所見傳舍使用26
三、官吏的外繇與傳舍使用33
四、外地官吏出差與傳舍使用40
五、結論45
西北漢簡所見“傳信”與“傳”:
兼論漢代君臣日常政務的分工
與詔書、律令的作用48
一、出土地點50
二、傳文書的分類與特點53
三、傳文書的分類考察56
四、傳文書事由所見君臣日常政務的分工與詔書、律令的作用74
五、結語94
漢代律令與傳舍管理115
一、漢代律令中涉及傳舍使用的規(guī)定115
二、漢代律令的演變與行用128
三、結論135
皇帝的無奈
——西漢末年的傳置開支與制度變遷137
一、上計結束前的叮嚀:皇帝牧民關切的轉達140
二、西漢末年傳置年度招待開支的估算149
三、皇帝的告誡為何失靈?174
四、結論192
從朝宿之舍到商鋪——漢代郡國邸與六朝邸店考論221
一、前言221
二、郡國邸的用途:從敦煌懸泉漢簡說起225
三、郡國官吏赴京師公干與郡國邸230
四、從郡國邸到邸店236
五、結論244
下編
西漢“君相委托制度”說剩義:兼論刺史的奏事對象249
一、 引言249
二、西漢武帝以后丞相作用再探254
三、刺史奏事對象考269
四、余論280
西漢御史大夫寺位置的變遷:兼論御史大夫的職掌283
一、西漢后期御史大夫府在宮外考285
二、御史大夫寺外遷時間考294
三、御史大夫寺出宮的背景與影響300
四、結論312
丞相、皇帝與郡國計吏:兩漢上計制度變遷探微314
一、西漢皇帝與上計317
二、東漢皇帝與上計327
三、上計活動變化的意義與東漢初年政局336
四、結論344
東漢《乙瑛碑》增置卒史事所見政務處理:
以“請”“須報”“可許”與“書到言”為中心346
一、背景:卒史與吏員350
二、“請”與臣下的創(chuàng)議352
三、“須報”與“待報”361
四、“可許”與實施建議370
五、“書到言”與司空的監(jiān)督372
六、余論376
胡廣/蔡邕“帝之下書有四”說的“顯”與“隱”379
一、 被遮蔽的胡廣與繞不過的蔡邕380
二、胡/蔡四類說的“說”與“未說”386
三、 胡/蔡四類說與各方對尚書的爭奪404
四、 結論416
漢代西北邊塞他官兼行候事如何工作?417
一、兼行候事概觀418
二、兼行候事的開展427
三、余論444
附錄西漢張掖郡肩水候系年初編:
兼論候行塞時的人事安排與用印449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所見給吏與吏子弟
——從漢代的“給事”說起475
一、前言475
二、漢代的給事與給吏480
三、孫吳的給吏與吏子弟498
四、結論511
外編
天下秩序、八王之亂與劉淵起兵:一個“邊緣人”的成長史515
一、釋“單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浸重”518
二、天下秩序的明暗:臣服、無所事事與失敗的反叛532
三、佐晉與反晉:天厭晉德與劉淵起兵543
四、結論556
后記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