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辨證論治”作為整體進行考察和認識,來研究辨證論治過程的基本路徑和內在規(guī)律,研究理法方藥精準對應的規(guī)律,研究從臨床“病證”到“處方”的客觀分析方法,就顯得非常必要。這就是對倡建“中醫(yī)辨證論治學”的思考,目的是明晰理法方藥精準對應規(guī)律,明確提高主觀辨證論治準確性的客觀判別依據,疏理清楚辨證論治內蘊的主體思維,促進辨證論治水平的提高。本書旨在培養(yǎng)中醫(yī)者面向臨床實踐的辨證論治思維,掌握辨證論治過程基本路徑中的“三定三對”六個具體步驟及其蘊涵的基本規(guī)律,即用確定病位、確定病性、確定病因的“三定”方法來提高辨證的準確性,用方證對應、藥癥對應、藥病對應的“三對”方法來提高論治的準確性,進一步再考量“三因制宜”原則對辨證論治的指導價值,終提出“三定三對三宜” 作為實現“理法方藥”精準對應的客觀依據。本書選擇了代表臟腑常見病證的100余例臨床真實案例進行辨證論治過程分析,分別從四診癥狀和體征的臟腑經絡及氣血陰陽歸屬、四態(tài)五階段辨證過程、方劑與證候的對應關系、藥物與證候癥狀疾病的對應關系、一藥治療“多病多證多癥”的對應關系、處方分析、病因與病機演變過程的分析、證候的寒熱虛實性質分析、辨證施膳與禁忌分析和預后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同時納入了體現中醫(yī)“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則,反映出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的整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