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白人的工資:種族與美國工人階級的形成

白人的工資:種族與美國工人階級的形成

白人的工資:種族與美國工人階級的形成

定 價:¥65.00

作 者: [美] 大衛(wèi)·R.羅迪格 著,郭飛,李越 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光啟文景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8175457 出版時間: 2022-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 320 字數:  

內容簡介

  在美國,民權的核心含義和種族這個詞通常傳達出對黑人的關切,將其與白人的社會結構進行關聯(lián)是不尋常的。按照慣例,美國白人不會將自己和種族兩個字聯(lián)系起來,因此,種族主義通常是關于“他者”的問題。諾貝爾獎得主托妮??莫里森意識到了這一現象,她指出由于學術研究都集中在種族主義上,因而忽視了其對白種人的內在影響。而本書就是少數關注這個研究盲點的著作之一。作者羅迪格通過分析種族主義在19世紀白人工人階層形成中的重要性,從而介紹了一種廣受歡迎的質疑白人身份的新興學術研究。 勞工史學家羅迪格將大眾文化、語言和政治融入他的新馬克思主義分析框架中,他不關注白種人特權中的物質利益,轉而考察工人組織自身在建構白種人意涵中的作用,具體闡明了種族優(yōu)越感是如何塑造勞動者觀念的。羅迪格認為19世紀中期低技能的新興的工業(yè)工人力圖將自身與黑人區(qū)分開來,這樣他們就可以獲得某種社會合法性。 本書從成為白人和社會暗示的視角重新檢視種族,從而提醒讀者關于種族的社會劃分是基于某種社會地位的,但此種社會地位不是中立或客觀存在,而是一種動態(tài)的社會建構過程。

作者簡介

  大衛(wèi)·R.羅迪格(David R. Roediger) 美國堪薩斯大學基金會杰出教授,曾任美國研究協(xié)會主席。大學畢業(yè)于伊利諾伊州公立學校,并于西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近期著作包括《抓住自由:奴隸解放與全民自由》(Seizing Freedom: Slave Emancipation and Liberty for All)、《種族的美國沉浮史:從殖民奴役到奧巴馬現象》(How Race Survived U.S. History: From Settlement and Slavery to the Obama Phenomenon)。此外,還和伊麗莎白·D. 埃施(Elizabeth D. Esch)合著《差異的產生:美國歷史上的種族和勞工管理》(The Production of Difference: Ra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Labor in U.S. History)一書。他關于種族、移民和工人階級歷史的早期著作包括《白人的工資:種族與美國工人階級的形成》(The Wages of Whiteness: Race and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Working Class)和《向著白人身份努力:美國移民如何變成白人》(Working Toward Whiteness: How America's Immigrants Became White)。

圖書目錄

致 謝
第三版前言
序 言(凱瑟琳· 克利弗)
第一部分 白種工人介紹
第一章 導論:自傳與理論
第二章 白種工人的前世——19世紀前的移民殖民主義、種族和共和主義
第二部分 從美國革命到內戰(zhàn)期間的種族與階級語言
第三章 “我既不是仆人也不是主人”——白種工人共和主義的言語關鍵詞
第四章 白人奴隸、雇傭奴隸和自由白種工人
第三部分 美國工業(yè)化時期的職業(yè)、文化和白人身份
第五章 美國內戰(zhàn)前的階級、黑人和大眾
第六章 白色皮膚,黑臉扮相——內戰(zhàn)前的黑面游藝表演與白種工人階級構成
第七章 內戰(zhàn)前的愛爾蘭裔工人和白種人的構成
第四部分 《解放宣言》的限制與白人工人階層的命運
第八章 結語:新生活與舊習氣
參考文獻
索 引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