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代的消費觀念已經完全不同于祖輩,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主動消費、隨性消費、享樂消費、沖動消費等多種形式并存。在《被放大的欲望》一書中,兼具創(chuàng)業(yè)者、研究者和環(huán)保倡導者等多重身份的瑪克辛·貝達特揭示了快時尚消費品——牛仔褲,從生產到消費,再到成為廢品的真實過程。她參觀了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棉花農場,探尋不必使用污染地球的化肥也能讓棉花種植業(yè)興旺繁榮 的發(fā)展新路。她深入中國的印染和紡織工廠,看到了中國工廠中的先進設備和紡線、織布、印染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她見證了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的紡織女工必須如機器般高效,并整日勞作,卻只能掙到低于法定標準的微薄工資?;氐矫绹髡呖吹竭@些牛仔褲被亞馬遜倉庫的工作人員分裝、揀選和發(fā)運,這些工人疲于應對越來越快的工作節(jié)奏,并面臨隨時可能被機器取代的風險。最終,這些牛仔褲會被我們送到垃圾填埋場——或者,它們被我們“捐贈”,并跨越大半個地球運抵非洲,在那里被以極低的價格在二手市場出售,或是被埋在堆積如山的垃圾中焚燒。這些時尚牛仔褲從采摘棉花、紡紗織布到洗染印色、裁剪縫紉、包裝運輸,再通過層層銷售,才來到我們的手中??鞎r尚行業(yè)的運作極不透明,并正在不斷惡化,掩蓋了無數破壞環(huán)境和侵害勞工權益的行為。它集中體現(xiàn)了全球化經濟的痼疾,以消費之名,確保我們不斷購買更多商品,而越來越忽略其實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