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歲月,低調依舊。作為一名男低音歌唱家,能以獨唱形式詮釋聲樂作品韻味并矗立于舞臺近五十年,當屬“鳳毛麟角”。能在小字組音域“低調”舒展歌唱,傳遞雅俗共賞之藝境,絕對是血脈的賜予和修行的福報。揣著對聲樂藝術的不了情,去登攀韶華勵志的泰山頂。有人曾說“美聲也能通俗”,本著迎合大眾審美的期望,更自信是玩兒一把“移花接木”,用美聲演繹耳熟能詳?shù)母枨?,絕非是孤芳自賞。借鑒中國畫的“墨分五色”融入歌曲演繹之中:《密西西比河》《三套車》《爸爸的祝?!愤@些經典的異國旋律,就像我潑墨繪出的幾幅水潤速寫。基于對各種演唱風格的歷練,《老朋友》《騰飛的龍》和《感動》是我傾情投入\\用心創(chuàng)作的歌曲,其情感自然流露,折射出內心的詠唱。在“雁過留聲”名言的警示下,我唯有老驥伏櫪,奮力遨游在民族音樂的《天邊》穹谷!敞開《呼倫貝爾大草原》般的胸襟,沉醉在今夜《月朦朧鳥朦朧》的呢喃中。當您以儀式感打開留聲機的時候,您將聆聽到一個號稱“低調”的歌者,為您獻上發(fā)自心海的濤聲,等待您的一定是澎湃的震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