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研究生教育研究:寓道創(chuàng)新

研究生教育研究:寓道創(chuàng)新

研究生教育研究:寓道創(chuàng)新

定 價:¥88.00

作 者: 肖海濤,曾靜,何悅,張盼 著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8082860 出版時間: 202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46 字數:  

內容簡介

  研究生,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受教育程度*高的群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骨干力量。研究生人才質量的高低對現代化建設和社會未來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書試圖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討論研究生教育問題,主要討論如下問題:(一) 寓道于業(yè):研究生人文教育研究;(二) 探索創(chuàng)新:研究生探究性教學研究;(三) 學術沙龍:學術沙龍在文科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四) 情理交融:研究生情感教育研究。本研究借鑒國外研究生教育先進經驗,探索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生教育有效方法和實施途徑,其應用和推廣,正切合了加強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現實需要,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實踐的客觀要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優(yōu)異專業(yè)知識和深厚人文素養(yǎng)的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的研究生人才。

作者簡介

  肖海濤,湖北浠水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高等教育學博士(第一位)、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后博士(第一位),現為深圳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致力于大學理念、學校制度、研究生教育、終身教育等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出版?zhèn)€人專著2部:《大學的理念》(2001)、《中國高等教育學制改革》(2011);合作撰著8部:《潘懋元教育口述史》(2007)、《現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變――從20世紀到21世紀》(2008)、《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論與政策》(2008)、《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結構與體系》(2009)等;主編《潘懋元文集》(全套8卷10冊)(2010);發(fā)表學術論文50多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轉載。主持和參與全國教育規(guī)劃課題“基于終身教育理念的中國高等教育學制系統(tǒng)改革研究”等多項*、省部級重大課題。獲多項省部級獎項。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編寓道于業(yè):研究生人文教育// 001

第一章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現實憂思// 003
第一節(jié)研究生人文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003
一、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帶來的挑戰(zhàn)// 005
二、市場經濟帶來的沖擊// 008
三、高科技帶來的挑戰(zhàn)// 010
第二節(jié)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四大誤區(qū)// 014
一、認識誤區(qū)// 014
二、專業(yè)思維誤區(qū)// 017
三、實踐誤區(qū)// 020
四、指導誤區(qū)// 022

第二章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理性探討// 023
第一節(jié)人文教育的內涵與實質// 023
一、人文教育的內涵// 024
二、人文教育的實質:人文精神// 026
第二節(jié)人文教育觀的多維向度// 031
一、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031
二、完滿向善的人性論// 033
三、觀照精神與價值的課程觀// 035
四、非強制性的教學方法論// 036
五、知行統(tǒng)一的過程論// 037
六、潛移默化的效用論// 039
第三節(jié)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039
一、促進研究生全面和諧發(fā)展// 040
二、為研究生教育注入智慧// 043
三、為現代化樹立價值導向// 045
第四節(jié)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特殊性// 048
一、深刻內涵:與學術密切結合的人文教育// 048
二、目標追求:由科學而達至修養(yǎng)// 049
三、特色課程:不可或缺的導師人格魅力// 050
四、路徑選擇:專業(yè)教學中的人文教育// 050

研究生教育研究:寓道創(chuàng)新目錄第三章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策略// 052
第一節(jié)頂層設計:秉持“寓道于業(yè)”的教育理念// 052
一、“寓道于業(yè)”教育理念的解讀// 053
二、 寓道于業(yè)的研究生人文教育理念的特點// 054
第二節(jié)基礎建構:優(yōu)化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 056
一、導出專業(yè)課程的人文內涵// 056
二、重視潛在課程中默會知識的陶冶價值// 057
三、加強探究性教學與融滲性教學// 063
第三節(jié)傳導路徑:師生互動,以仁成人// 065
一、提升導師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065
二、遵循師生主體間的多向互動// 067
三、創(chuàng)設主體間互動交流的教育情境// 070
第四節(jié)關鍵環(huán)節(jié):加強研究生的自我教育// 071
一、學習與思考// 072
二、體驗與知行合一// 073
第五節(jié)制度保障: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并重// 075
一、建立人性化的管理體制// 075
二、促進制度管理為人文關懷提供保障// 076

第二編探索創(chuàng)新:研究生探究性教學// 079

第四章研究生探究性教學的內涵及淵源// 081
第一節(jié)探究性教學釋義// 081
一、教學// 081
二、探究性// 084
三、探究性教學// 086
四、研究生探究性教學// 089
第二節(jié)西方探究性教學之源// 089
一、蘇格拉底:產婆術// 090
二、洪堡:由科學而達至修養(yǎng)// 092
三、習明納:教學和科研的統(tǒng)一// 093
四、施瓦布:探究性教學的倡導者// 095
第三節(jié)中國探究性教學之源// 097
一、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 097
二、《學記》:教學相長// 101
三、書院精神: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105

第五章研究生教育與探究精神相契合// 108
第一節(jié)研究生教育必然要求探究性教學// 109
一、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與探究精神// 109
二、研究生教學特點與探究精神// 111
第二節(jié)研究生探究性教學:是方法,亦是理念// 116
一、研究生探究性教學的定位// 116
二、研究生探究性教學的特征// 119
三、研究生探究性教學的意義// 124
第三節(jié)研究生探究性教學觀的基本維度// 126
一、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126
二、彰顯探究精神的目的觀// 127
三、知行統(tǒng)一、實踐探究的過程觀// 129
四、合作探究、共同成長的師生觀// 130

第六章研究生探究性教學的案例分析// 132
第一節(jié)以探究精神結成一個“家”// 132
第二節(jié)學海無涯,治學有術// 135
一、“十個問題”的思考// 135
二、“反芻”的體驗// 139
三、“專題教學”的探索// 143
四、碩士論文的“孕育”// 146
第三節(jié)經驗與反思// 148

第七章提升研究生探究性教學的策略// 150
第一節(jié)秉持探究性教學理念,加強教學管理// 150
一、政策引導和支持// 151
二、人才培養(yǎng)的總體規(guī)劃// 152
三、文化氛圍的陶冶// 153
四、資源的整合與配置// 155
第二節(jié)師生互動,協(xié)作探究// 156
一、教師:“牧羊式”培養(yǎng)// 157
二、學生:“淘金式”思考// 158
三、師生關系:主體多向互動// 159
第三節(jié)優(yōu)化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融滲探究精神// 160
一、多維課程設置// 160
二、教學方法融滲探究精神 // 162
三、學術沙龍營造探究氛圍// 164
四、評價考核制度的完善// 165

第三編沙龍課程化:學術沙龍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運用// 167

第八章學術沙龍的文化氛圍與意義// 169
第一節(jié)沙龍及學術沙龍// 169
一、沙龍的起源// 169
二、學術沙龍// 171

第二節(jié)著名的學術沙龍舉隅// 173
一、愛因斯坦之奧林匹亞科學院// 174
二、林徽因之“太太客廳”// 176
三、潘懋元先生的周末家庭學術沙龍// 179

第九章學術沙龍的教育意蘊// 183
第一節(jié)沙龍是實現“教育對話”的有機載體// 183
一、沙龍代表一種教育教學態(tài)度// 184
二、沙龍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方式// 186
第二節(jié)沙龍是優(yōu)化協(xié)同效應的有效途徑// 191
一、多學科間的協(xié)同效應// 191
二、師生間的協(xié)同效應// 193
三、同學間的協(xié)同效應// 194
第三節(jié)沙龍是形成濃厚學術氛圍的重要手段// 195
一、促進師生共同體建設// 195
二、促進同學間的同伴效應// 196
三、激發(fā)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197
第四節(jié)沙龍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搖籃// 199
一、思維能力培養(yǎng)// 201
二、傾聽能力培養(yǎng)// 202
三、表達能力培養(yǎng)// 203
四、交往能力培養(yǎng)// 204

第十章學術沙龍課程化的案例分析// 206
第一節(jié)跨學科學術沙龍// 207
一、課程化跨學科學術沙龍// 207
二、跨學科學術沙龍精彩片段舉隅// 211
第二節(jié)沙龍式課堂// 214
一、教師主演,學生主體,師生共激// 214
二、學生主演,教師導演,師生共激// 216
第三節(jié)師徒式沙龍// 219

第四節(jié)經驗與反思// 220
一、制度化保障全員性與全過程性// 214
二、問題性激發(fā)探究性// 214
三、開放性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學術氛圍// 214

第十一章優(yōu)化學術沙龍的策略探討// 225
第一節(jié)制度化:促進學術沙龍課程化// 226
一、樹立沙龍課程化意識,促進學術沙龍制度化// 226
二、靈活運用不同的沙龍組織形式// 228
第二節(jié)融滲化:優(yōu)化沙龍化教學過程// 229
一、注重過程,重視參與// 229
二、強調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 230
第三節(jié)人文化:營造和諧的沙龍文化// 231
一、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人際氛圍// 231
二、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 233

參考文獻// 235

后記 以仁成人// 241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