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繪畫元代山水畫筆墨解析:鵲華秋色圖,漁父圖

元代山水畫筆墨解析:鵲華秋色圖,漁父圖

元代山水畫筆墨解析:鵲華秋色圖,漁父圖

定 價:¥60.00

作 者: 李鋼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8621741 出版時間: 2022-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8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元代人物畫遠不如山水、花鳥畫興盛。由于尖銳、復雜的民族、階級、社會矛盾,大多數(shù)畫家消極避世,漠視人生。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畫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疏于表現(xiàn)人事。因此,直接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人物畫極少。而隨著宗教的風行,在佛道人物畫方面,有一定提高。藝術方面,有些畫家汲取文人畫的筆墨技巧,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 《鵲華秋色圖》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作者趙孟頫 (字公謹,1232~1298)。秋日的濟南,山高氣爽,湖清泉旺,風光迷人,美勝江南。這幅由趙孟頫執(zhí)筆的國寶ji畫中,兩山相對,鵲山漫圓,華山高聳,樹木茂盛,秋色凝人,大氣古遠 元四家之一吳鎮(zhèn)(1280-1354年)創(chuàng)作的《漁父圖》現(xiàn)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圖中題詩:西風瀟瀟下木葉,江山青山愁萬疊。常年悠悠樂竿線,蓑笠?guī)追L雨歇。“蒼茫沉郁”的趣味,是吳鎮(zhèn)的主要風格和特點。

作者簡介

  李鋼,美術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設計研究所所長,臺灣國立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主要方向為中國藝術在國內(nèi)外傳播和中國繪畫理論與實踐,主創(chuàng)山水畫。出版《傳統(tǒng)文脈與設計思維》、《文脈與設計體用》、《一心不亂》、《林泉之心》、《李成、郭熙、王詵》、《寫意山水畫法》、《中國歷代山水畫技法評析》、《設計素描》、《設計素描》、《速寫過關3大訣竅》等專著。在《美術研究》、《裝飾》、《美術觀察》、《科技與出版》、《編輯學刊》等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10多篇專業(yè)文章。曾獲得教育部與上海市教委11個獎項、獲上海交通大學教材一等獎、專著極高獎勵、交大燭光獎、交大教學成果獎、交大教學優(yōu)秀獎、交大優(yōu)秀教師獎與5次交大考核優(yōu)秀獎、3次東森科研獎與交大院長獎等等。

圖書目錄

前 言 / 封二

第一章 中國山水繪畫發(fā)展史略 / 1
第一節(jié) 秦漢山水繪畫總體特征 / 1
第二節(jié) 魏晉山水繪畫總體特征 / 1
1. 靈動飛揚的線型與宇宙諧和氣化的“體用”表達 / 1
2. 書寫線型、物形氣化與宇宙諧和氣化的“體用”表達 / 2
3. 平鋪式構圖與循環(huán)往復的時空觀的“體用”表達 / 2
4. 轉粗獷為謹細的畫風與晉人心性的“體用”表達 / 2
5. 晉人清淡的設色審美與晉人心性的“體用”表達 / 3
第三節(jié) 隋唐山水繪畫總體特征 / 3
1.“錯金鏤彩之美”的金碧青綠山水 / 4
2.“初發(fā)芙蓉之美”的水暈墨章山水 / 4
第四節(jié) 五代山水繪畫總體特征 / 5
第五節(jié) 兩宋山水繪畫總體特征 / 7
第六節(jié) 元明清山水繪畫總體特征 / 8

第二章 趙孟頫與《鵲華秋色圖》 / 10
第一節(jié) 元代歷史背景 / 10
第二節(jié) 元代文人畫特征 / 10
第三節(jié) 趙孟頫 / 10
第四節(jié)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藝術特征 / 11
第五節(jié) 《鵲華秋色圖》技法特征 / 12

第三章 吳鎮(zhèn)與《漁父圖》 / 14
第一節(jié) 吳鎮(zhèn) / 14
第二節(jié) 吳鎮(zhèn)《漁父圖》 / 14
第三節(jié) 《漁父圖》藝術特征 / 14

第四章 元代美學特征與陸王心學的影響 / 15
第一節(jié) 現(xiàn)實觀照走向內(nèi)心感悟 / 15
第二節(jié) 寫意:元代美學特征與遺民畫 / 15
第三節(jié) 主體逸氣與筆墨逸筆 / 15
第四節(jié) 美學的新風尚 / 16

第五章 《鵲華秋色圖》筆墨解析 / 17
第一節(jié) 樹法筆墨與造型 / 17
第二節(jié) 石法、山石法與皴法 / 17
第三節(jié) 構圖與章法 / 17
1. 樹法與叢樹法特征 / 17
2. 石法與山石法皴法特征 / 24
3. 云水法設色特征 / 28

第六章 《漁父圖》筆墨解析 / 33
第一節(jié) 樹法與叢樹法 / 33
第二節(jié) 云水法與點景法 / 33
第三節(jié) 皴法與墨法 / 33
第四節(jié) 章法與點苔法 / 33

后 記 / 封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