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國外相關研究現狀述評
第二節(jié) 國內相關研究現狀述評
第三節(jié) 關于三個基本概念的闡釋
一 網絡空間
二 網絡公共領域
三 網絡公共交往
第四節(jié) 研究的意義、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網絡公共交往的實踐主體
第一節(jié) 研究網民公民身份的兩種思路
第二節(jié) 網民概念中的雙重公民身份
第三節(jié) 網民的國家公民身份
一 初論作為國家公民的網民的權利
二 初論作為國家公民的網民的基本義務
三 網民的國家公民權利的首要性
第四節(jié) 網民的世界公民身份
一 初論作為世界公民的網民的基本權利
二 初論作為世界公民的網民的基本義務
第五節(jié) 全球本土化網民初探
一 網絡空間對我國網民公民意識的影響
二 全球本土化網民:網民概念的一種理想類型
第三章 網絡公共交往的權利依托
第一節(jié) 網民的基本信息權利
一 信息活動的重要性
二 網民對于網絡空間的基本信息權利
第二節(jié) 信息權利的價值基礎
第三節(jié) 信息權利的倫理原則
一 無害原則
二 自愿原則
三 允許原則
四 公正原則
五 信息權利的倫理原則的應用
第四節(jié) 在網絡公共交往中保護信息權利的制度倫理
一 著眼于保護個體:制度的善應當優(yōu)先于個體的善
二 追求網絡善治的制度倫理初探
第四章 網絡公共交往的德性要求
第一節(jié) 網民德性的層次區(qū)分
第二節(jié) 慎獨自律
一 慎獨自律在網絡公共交往中的必要性
二 慎獨:君子的基礎德性
三 慎獨工夫
四 慎獨對于網絡公共交往的啟示
五 探索慎獨與意志自律的融合
第三節(jié) 寬容
一 網絡公共空間中的戾氣
二 網絡公共交往需要何種寬容
三 網絡公共交往中如何實現寬容
第四節(jié) 慎思明辨
一 警覺虛假的網絡信息
二 留意網絡信息的局限
三 避免落入群體心理的陷阱
四 在網絡公共交往中聚合群體智慧(之一)
五 在網絡公共交往中聚合群體智慧(之二)
六 三種網絡公共交往德性的融合
第五章 網絡公共交往的實踐目的
第一節(jié) 人在科技時代的歷史責任
一 敬畏自然和敬畏生命
二 居安思危并在社會輿論中維持樂觀希望
三 在公共交往中形成改善現代權力系統的合力
第二節(jié) 網絡公共交往與合作模式公民社會的健康成長
一 “公民社會”: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現代民間組織和民間關系
二 合作模式的網絡民間組織和民間關系
三 網絡公共交往產生多元的公共領域
四 網絡公共交往促進公開性
五 網絡公共交往促進形成改善社會的合力
第三節(jié) 網絡公共交往與人的發(fā)展
一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二 網絡共產主義行動的嘗試
三 善用閑暇以提高成為“自由人”的素養(yǎng)
四 營造人類共同的意義世界
五 共同應對人類所面臨的問題
第六章 網絡公共交往的實現途徑
第一節(jié) 網絡公共交往的局限
一 數字鴻溝依然存在
二 數字化交流的缺點
三 網民德性的培育總是“在路上”
第二節(jié) 實現網絡公共交往的途徑
一 建設應對網上突發(fā)公共事件的常規(guī)制度的重要性
二 聯結公民維護權利的網上網下渠道,暢通常規(guī)渠道
三 網民進行網絡公共交往的積極實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