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妊娠縱覽
第 1 章 妊娠期生理變化
一、概述
二、呼吸系統
三、心血管系統
四、消化系統
五、泌尿系統
六、生殖系統
七、代謝系統
八、血液系統
九、內分泌系統
十、肌肉骨骼系統
十一、總結
第 2 章 妊娠期藥物治療
一、原則
二、藥物治療
三、神經系統藥物
四、總結
第 3 章 妊娠靜脈血栓栓塞
一、概述
二、診斷
三、急性深靜脈血栓栓塞
四、急性肺栓塞
五、腦靜脈血栓栓塞
六、總結
第 4 章 妊娠期氣道管理
一、概述
二、解剖
三、生理
四、治療
五、產科緊急氣道算法
六、插管后治療
七、氣道維持管理
八、總結
第 5 章 妊娠期創(chuàng)傷
一、概述
二、解剖學和生理學
三、外傷的機制
四、外傷的并發(fā)癥
五、管理
六、心臟停搏
七、實驗室檢查
八、影像學診斷
九、處理
十、總結
第 6 章 妊娠期常見合并癥的管理
一、糖尿病
二、甲狀腺疾病
三、哮喘
四、頭痛
五、尿路感染
六、藥物濫用
七、癲癇
八、自身免疫疾病
九、心血管疾病
十、病毒感染性疾病
十一、性傳播疾病
十二、總結
第 7 章 妊娠期外科情況的處理
一、概述
二、妊娠期一般外科疾病注意事項
三、妊娠期影像學技術
四、妊娠期實驗室檢查
五、闌尾炎
六、膽囊疾病
七、腸梗阻
八、附件扭轉
九、疝
十、創(chuàng)傷
十一、總結
第 8 章 超聲在產科急診中的應用
一、概述
二、檢查方式
三、妊娠期常規(guī)超聲檢查
四、妊娠早期病理學
五、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病理學
六、創(chuàng)傷
七、非產科因素腹痛
八、總結
第二篇 產科緊急病例的 EMS 管理
第 9 章 緊急分娩及院外分娩
一、院外緊急分娩
二、院外分娩
三、新生兒護理
四、總結
第 10 章 產科出血的院前管理
一、概述
二、院前醫(yī)護人員
三、背景
四、產科出血
五、孕早期陰道出血
六、孕中晚期陰道出血
七、醫(yī)院 / 急診醫(yī)療機構對接
八、總結
第三篇 孕早期(< 20 周)
第 11 章 妊娠期惡心嘔吐
一、概述
二、病理生理學
三、流行病學及危險因素
四、臨床表現
五、鑒別診斷
六、診斷檢測
七、治療
八、門診治療
九、總結
第 12 章 孕早期陰道出血
一、概述
二、診斷要點
三、臨床特點
四、診斷檢查
五、治療
六、總結
第 13 章 異位妊娠
一、概述
二、背景
三、病理生理學
四、危險因素
五、臨床表現
六、鑒別診斷
七、診斷方法
八、治療
九、總結
第 14 章 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
一、概述
二、病理生理學
三、葡萄胎
四、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
五、臨床表現
六、鑒別診斷
七、緊急情況
八、診斷注意事項
九、診斷
十、影像學檢查
十一、治療
十二、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
十三、總結
第四篇 孕晚期(>20 周)
第 15 章 急產的準備
一、概述
二、危險因素
三、臨床特征
四、總結
第 16 章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一、概述
二、妊娠期慢性高血壓
三、妊娠期高血壓
四、子癇前期 / 子癇
五、HELLP 綜合征
六、總結
第 17 章 圍產期心肌病
一、概述
二、病理生理學
三、臨床表現
四、鑒別診斷
五、診斷注意事項
六、治療
七、處置
八、預后
九、總結
第 18 章 早產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識別和管理的重要事項
四、病理生理學
五、診斷注意事項
六、臨床評分方法
七、產前皮質類固醇
八、硫酸鎂保護胎兒神經系統
九、新生兒 B 族鏈球菌預防
十、根據孕周和母嬰護理水平進行管理
十一、總結
第 19 章 胎膜早破
一、概述
二、發(fā)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
四、鑒別診斷
五、診斷注意事項
二、危險因素
三、臨床特征
四、總結
第 16 章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一、概述
二、妊娠期慢性高血壓
三、妊娠期高血壓
四、子癇前期 / 子癇
五、HELLP 綜合征
六、總結
第 17 章 圍產期心肌病
一、概述
二、病理生理學
三、臨床表現
四、鑒別診斷
五、診斷注意事項
六、治療
七、處置
八、預后
九、總結
第 18 章 早產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識別和管理的重要事項
四、病理生理學
五、診斷注意事項
六、臨床評分方法
七、產前皮質類固醇
八、硫酸鎂保護胎兒神經系統
九、新生兒 B 族鏈球菌預防
十、根據孕周和母嬰護理水平進行管理
十一、總結
第 19 章 胎膜早破
一、概述
二、發(fā)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
四、鑒別診斷
五、診斷注意事項
六、處理
七、并發(fā)癥(胎兒、新生兒和孕婦)
八、總結
第 20 章 胎盤異常
一、概述
二、非創(chuàng)傷性胎盤早剝
三、創(chuàng)傷性胎盤早剝
四、胎盤血腫或出血
五、前置胎盤
六、輪廓胎盤
七、分娩時胎盤并發(fā)癥
八、總結
第五篇 分 娩
第 21 章 正常分娩
一、概述
二、臨床特點
三、枕前位自然分娩過程
四、總結
第 22 章 臀位分娩
一、概述
二、臀位的分類
三、臀位分娩的風險
四、診斷
五、臀位分娩的處理
六、分娩并發(fā)癥
七、分娩挑戰(zhàn)
八、產后護理
九、總結
第 23 章 雙胎分娩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學
三、診斷思路
四、處理
五、分娩方式
六、第二胎兒的分娩
七、并發(fā)癥
八、總結
第 24 章 緊急子宮切開術
一、概述
二、背景
三、孕晚期的生理變化
四、不穩(wěn)定孕婦復蘇的基本方法
五、復蘇性子宮切開的適應證
六、過程
七、總結
第 25 章 臍帶異常
一、概述
二、解剖
三、正常足月順產的臍帶處理
四、早產兒中臍帶的處理
五、總結
第 26 章 肩難產
一、概述
二、臨床特點
三、處理
四、并發(fā)癥
五、總結
第六篇 產后急診
第 27 章 產后出血
一、概述
二、診斷
三、病因
四、臨床表現
五、診斷測試
六、管理與治療
七、處置
八、總結
第 28 章 子宮內翻與子宮破裂
一、概述
二、子宮內翻
三、子宮破裂
四、總結
第 29 章 羊水栓塞
一、概述
二、病理生理
三、危險因素
四、臨床特征
五、診斷
六、處理
七、處置
八、總結
第 30 章 產褥感染
一、概述
二、子宮內膜炎
三、傷口感染
四、哺乳期乳腺炎 / 乳房膿腫
五、泌尿道感染 / 腎盂腎炎
六、呼吸道感染 / 肺炎
七、感染性盆腔血栓性靜脈炎
八、其他引起發(fā)熱的原因 :硬膜外膿腫、腦膜炎、艱難梭菌和藥物熱
九、熱帶地區(qū)的傳染性疾病 :破傷風、瘧疾和傷寒
十、小結
第七篇 母親和新生兒照護
第 31 章 新生兒復蘇
一、概述
二、分娩前準備
三、新生兒的快速評估
四、需要Z少復蘇步驟的新生兒
五、需要額外復蘇步驟的新生兒
六、特殊情況
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