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以21世紀中國邁入新時代為時間背景,通過在臺陸生和臺灣青年學生的兩種交互視角,對兩岸歷史、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當前的進行觀察、描述與思考,通過兩位青年主人公從友情到愛情的故事經歷,以小見大,反映出兩岸同胞割不斷的血濃于水的血肉聯(lián)系和感情,描述了臺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國家和民族認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以及年青一代跨越隔閡和偏見,雙方融洽共生的發(fā)展前景。小說既富有思想性,又具有時代感。小說作者以在臺陸生的親身經歷為寫作基礎,以兩位主人公長達十年的通信為載體,表現(xiàn)了無論是地理、疫情等客觀限制還是島內人為阻撓,都阻擋不了兩岸交流合作的大勢,違背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意愿。小說以全面貫徹新時代我們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融合發(fā)展為政策背景,描述了我們黨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鼓勵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年朋友來大陸追夢筑夢圓夢的現(xiàn)實舉措,展現(xiàn)了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圓中國夢,共擔民族復興責任,共享民族復興榮耀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