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結題成果。書稿以流行于明清時期南北各地城鎮(zhèn)市井的民間小調唱詞為研究對象,探討明清以來民歌俗曲文化生態(tài),曲藝、戲曲、俗文學創(chuàng)作中,以及俗曲音樂傳播、民俗文化和方言俗語上的研究價值等。第一章為民歌時調小曲興盛的文化考察;第二章為民歌時調小曲的曲調傳承與流變;第三章為明清民歌時調小曲的音樂形態(tài);第四章為民歌時調小曲對清代曲藝的影響;第五章為民歌時調小曲對地方戲曲的影響;第六章為民歌時調小曲對俗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第七章為民歌時調小曲的民俗文化研究價值;第八章為民歌時調小曲對研究方言俗語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