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今山西夏縣)。北宋寶元元年進士,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左仆射兼中書侍郎。神宗時期,為變法反對派的領袖,退居洛陽編修《資治通鑒》。在政治上,司馬光是北宋非常重要的中央官員,在立英宗為皇子、濮議、王安石變法、元祐更化等重大事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學術上,以他為代表的涑水之學是北宋中后期重要的學術流派。鄧廣銘(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字恭三,中國歷史學家、著名宋史學家,是20世紀中國宋史研究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張希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史研究會理事。主編有《中國科舉制度通史》等。侯體健,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的教學,特別關注中國詩歌史與宋代詩文研究,著有《劉克莊的文學世界一一晚宋文學生態(tài)的一種考察》、《士人身份與南宋詩文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