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中國古典戲曲理論的體系性
一、如何理解體系…………………………………………………………1
二、中國戲曲理論何以有體系……………………………………………7
第一章王驥德《曲律》之戲曲理論體系
第一節(jié)王驥德生平及其曲學淵源………………………………………15
一、家學淵源深厚…………………………………………………………16
二、師從名師徐渭…………………………………………………………17
三、廣交曲界朋友…………………………………………………………19
第二節(jié)《曲律》創(chuàng)作的時代與戲曲理論訴求……………………………23
一、《曲律》誕生的時代氛圍………………………………………………24
二、影響《曲律》的主要戲曲理論觀點…………………………………30
第三節(jié)《曲律》的體系性及總體風貌……………………………………35
一、版本及體系性…………………………………………………………35
二、《曲律》創(chuàng)作緣由………………………………………………………39
三、《曲律》的主要戲曲理論貢獻…………………………………………42
第四節(jié)《曲律》的戲曲理論體系…………………………………………47
一、淺深、濃淡、雅俗之間:戲曲的本色之境…………………………48
二、虛實相生:戲曲的體用之道…………………………………………57
三、兩擅其極:戲曲的法詞之配…………………………………………62
四、“動人”:戲曲的審美效果……………………………………………67
小結…………………………………………………………………………74
第二章李漁《閑情偶寄》之戲曲理論體系
第一節(jié)李漁生平及其對于戲曲的選擇……………………………………77
一、《閑情偶寄》作者李漁的生平…………………………………………79
二、李漁對于戲曲的選擇與實踐…………………………………………86
第二節(jié)《閑情偶寄》的時代與理論關聯(lián)…………………………………90
一、《閑情偶寄》的時代氛圍………………………………………………91
二、影響《閑情偶寄》的主要戲曲理論觀點……………………………98
三、明末清初戲曲理論思想的整體追求………………………………105
第三節(jié)“李笠翁曲話”體系性與總體風貌……………………………116
一、版本與體系性………………………………………………………116
二、“李笠翁曲話”的創(chuàng)作緣由…………………………………………124
三、《閑情偶寄》的主要戲曲理論貢獻…………………………………129
第四節(jié)《閑情偶寄》的戲曲理論思想體系……………………………133
一、造物賦形:戲曲結構的整體性……………………………………134
二、雅俗兼具:戲曲語言的舞臺性……………………………………148
三、選、改、教、導:戲曲編導的系統(tǒng)性……………………………155
小結………………………………………………………………………170
第三章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之戲曲理論體系
第一節(jié)王國維生平及其對于戲曲的熱愛……………………………173
一、王國維的生平及其對于戲曲的熱愛………………………………174
二、王國維對于戲曲的自覺選擇與實踐………………………………178
第二節(jié)《宋元戲曲史》的時代與審美關聯(lián)……………………………188
一、《宋元戲曲史》的時代氛圍…………………………………………188
二、清末民初戲曲理論的整體追求……………………………………191
第三節(jié)《宋元戲曲史》的體系性及總體風貌…………………………197
一、版本及體系性………………………………………………………197
二、《宋元戲曲史》的創(chuàng)作緣由…………………………………………204
三、《宋元戲曲史》的主要戲曲理論貢獻………………………………208
第四節(jié)《宋元戲曲史》戲曲理論思想體系……………………………210
一、戲曲的身份表征與主體性建構……………………………………210
二、天人合一與曲貴自然………………………………………………219
三、最完善的形式與曲之有意境………………………………………228
四、審美救贖與悲劇之思………………………………………………238
小結………………………………………………………………………245
第四章異同與演進
一、曲詩關系的體認:從“曲亦詩”至“曲詩兩腸”…………………248
二、戲曲本體的思辨:從“尊體之辨”到“登場”之思……………254
三、戲曲內涵的深掘:從“用”的依賴到“體”的確認……………262
小結………………………………………………………………………273
主要征引與參考文獻…………………………………………………275
主要人名索引…………………………………………………………289
附錄……………………………………………………………………299
附錄1………………………………………………………………………299
附錄2………………………………………………………………………301
附錄3………………………………………………………………………303
附錄4………………………………………………………………………304
附錄5………………………………………………………………………308
附錄6………………………………………………………………………309
附錄7………………………………………………………………………310
附錄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