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晶體測量的發(fā)展歷史
1.2 晶體測量在我國的發(fā)展情況
1.3 傳統(tǒng)晶體測量的原理與過程簡介
1.4 晶體測量的傳承與發(fā)展——本教材有關晶體測量的思路與內容
第2章 晶體測量的過程
2.1 雙圈反射測角儀
2.2 晶體形態(tài)測量的具體操作過程
2.3 計算晶面的方位角與極距角
第3章 晶體的投影
3.1 心射極平投影
3.2 各晶系心射極平投影格子與極格子的特點
3.3 心射極平投影與極射赤平投影的優(yōu)缺點對比
第4章 晶面符號的確定
4.1 晶面的戈氏符號
4.2 各晶系在極格子上確定晶面符號
第5章 晶體形態(tài)立體圖繪制
5.1 晶體形態(tài)立體圖繪制方法簡介
5.2 基于心射極平投影圖繪制晶體實際形態(tài)立體圖
第6章 晶體形態(tài)測量實例
6.1 等軸晶系——香花石
6.2 四方晶系——鋯石
6.3 六方晶系——綠柱石
6.4 斜方晶系——文石
6.5 單斜晶系——霓石
6.6 三斜晶系——微斜長石
第7章 晶體結構測試的衍射方法與晶體形態(tài)測量方法類比
7.1 X射線衍射原理簡介——與晶面反射類比
7.2 倒易格子——與極格子類比
7.3 衍射圖指標化(厄爾瓦反射球法)——與晶面的指標化類比
第8章 晶體內部界面的晶面符號
8.1 晶帶相交法的原理與具體做法
8.2 晶帶相交法的應用實例
8.3 晶帶相交法的適用性討論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