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繪畫絲綢之路犍陀羅藝術綜論

絲綢之路犍陀羅藝術綜論

絲綢之路犍陀羅藝術綜論

定 價:¥72.00

作 者: 王蘊錦 著
出版社: 鄭州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卓越學術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4576035 出版時間: 2022-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22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犍陀羅藝術為研究對象,結合絲綢之路上的石窟藝術、中外考古發(fā)現(xiàn)、文獻資料以及前期研究成果,從藝術發(fā)展史和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對犍陀羅風格的建筑、造像和壁畫藝術進行了探討。梳理了犍陀羅藝術所呈現(xiàn)出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現(xiàn)象及特征,分析了犍陀羅藝術對我國新疆、河西和中原石窟藝術造型和繪畫風格的影響。犍陀羅藝術在傳播過程中和沿線各地區(qū)本土文明相互借鑒、融合,呈現(xiàn)出藝術多元化的特征,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智慧,是絲綢之路藝術史上重要的文化遺產。

作者簡介

  王蘊錦,女,漢族,河南鄭州人,中共黨員,講師,蘇州大學設計學博士,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服裝與設計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絲綢之路古代藝術史及東西方文化交流-服飾文化。工作以來,先后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后期資助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江蘇省教育廳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1項、河南省教育廳、省社科聯(lián)人文社科類項目6項,榮獲河南省社科聯(lián)優(yōu)秀調研成果一等獎3項,在《藝術設計研究》《中原文物》《絲綢之路》等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幻彩與斑斕——犍陀羅藝術概述
第一節(jié) 犍陀羅歷史背景及其藝術貢獻
第二節(jié) 大貴霜、小貴霜與犍陀羅藝術
第三節(jié) 犍陀羅藝術的分期、流派和風格
第二章 從諸神到佛陀——古代印度文化對佛教藝術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印度河文明對佛教藝術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吠陀文化對佛教藝術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婆羅門教一印度教藝術對佛教藝術的影響
第四節(jié) 耆那教造像藝術對佛教藝術的影響
第三章 人格化與神格化——佛陀的誕生與佛像的起源
第一節(jié) 佛陀的誕生與佛教的創(chuàng)立
第二節(jié) 大乘佛教的興起與犍陀羅藝術
第三節(jié) 佛像起源“犍陀羅說”和“馬圖拉說”
第四節(jié) 犍陀羅藝術與馬圖拉藝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第四章 吸收與融合——犍陀羅佛教藝術中的多元因素
第一節(jié) 中亞上古文明與當?shù)厮囆g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波斯文化對犍陀羅藝術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希臘化藝術對犍陀羅藝術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塞種、吐火羅文明與犍陀羅藝術
第五章 石質浮雕與造像——大貴霜時期的犍陀羅藝術
第一節(jié) 佛本生及佛傳故事浮雕
第二節(jié) 佛像的基本造型與服飾
第三節(jié) 菩薩造像的基本特征
第四節(jié) 民間神祗及生活場景的刻畫
第六章 悠悠山河夢——塔克西拉所見犍陀羅藝術的興衰
第一節(jié) 關于塔克西拉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二節(jié) 裝飾性梳妝盤及早期石雕像
第三節(jié) 發(fā)展期的造像藝術
第四節(jié) 晚期階段中的灰泥塑像
第七章 紛彩渡新聲——興都庫什山麓的犍陀羅佛教藝術
第一節(jié) 水波火焰生奇跡——迦畢試樣式
第二節(jié) 神采飛揚——阿富汗哈達灰泥造像藝術
第三節(jié) 珠光寶氣——豐都基斯坦世俗化佛教造像
第四節(jié) “度”與“量”——巴米揚石窟壁畫藝術
第八章 綠野草鋪茵——阿姆河流域的犍陀羅佛教藝術
第一節(jié) 鐵爾梅茲遺址的佛教藝術
第二節(jié) 巴克特利亞的犍陀羅藝術——貴霜藝術準則與大夏藝術風格
第三節(jié) 瓦赫什河以東佛教遺址
第九章 西域雪積銀——我國新疆佛教藝術中的犍陀羅因素
第一節(jié) 新疆地區(qū)佛教造像藝術中的犍陀羅因素
第二節(jié) 新疆石窟壁畫中的犍陀羅藝術因素
第三節(jié) 新疆佛教遺址出土文物中所見犍陀羅因素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