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左氏易傳”概述1
上編“左氏易傳”注疏輯釋21
一陳侯使周史筮(《左傳·莊公二十二年》)23
專論一關于孔疏引《易》“斷章”之說34
專論二關于“互體”之說37
二畢萬筮仕于晉(《左傳·閔公元年》)41
三卜楚丘之父筮成季之生(《左傳·閔公二年》)46
四晉獻公論立太子之道(《國語·晉語一》)50
五晉獻公筮立驪姬為夫人(《左傳·僖公四年》)53
專論三關于“蓍短龜長”之說58
六卜徒父筮秦伯伐晉(《左傳·僖公十五年》)61
七晉獻公使史蘇筮嫁伯姬(《左傳·僖公十五年》)69
八重耳筮有晉國(《國語·晉語四》)78
九董因筮重耳濟河(《國語·晉語四》)85
一〇晉侯使卜偃筮勤王(《左傳·僖公二十五年》)88
一一伯廖評鄭公子曼滿(《左傳·宣公六年》)92
一二知莊子評晉師(《左傳·宣公十二年》)95
一三晉侯筮擊楚師(《左傳·成公十六年》)101
一四單襄公論晉筮成公之歸(《國語·周語下》)106
一五穆姜筮出東宮(《左傳·襄公九年》)110
專論四關于《左傳》《國語》易筮之“八”115
一六陳文子評崔武子筮娶齊棠姜(《左傳·襄公二十五年》)131
一七告子展評楚子將死(《左傳·襄公二十八年》)136
一八醫(yī)和論晉侯之蠱疾(《左傳·昭公元年》)139
一九晉韓宣子聘魯觀《易象》(《左傳·昭公二年》)145
專論五關于《易象》其書147
二〇卜楚丘論莊叔筮穆子之生(《左傳·昭公五年》)150
二一孔成子筮立元(《左傳·昭公七年》)157
二二惠伯論南蒯筮(《左傳·昭公十二年》)161
專論六關于“《易》不可以占險”之說167
二三左史倚相能讀三墳(《左傳·昭公十二年》)169
專論七關于《八索》其書170
二四晉國卜筮走望鄭災(《左傳·昭公十八年》)172
二五蔡墨論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175
專論八關于“龍”與“易”之關系180
二六史墨論季氏出其君(《左傳·昭公三十二年》)182
二七陽虎筮救鄭(《左傳·哀公九年》)187
二八文種論蔑卜筮(《國語·吳語》)191
二九胥彌赦占衛(wèi)侯之筮夢(《左傳·哀公十七年》)195
三〇楚惠王不煩卜筮(《左傳·哀公十八年》)198
專論九關于“圣人不煩卜筮”之說200
下編“左氏易傳”哲學闡釋203
一“左氏易傳”的社會和觀念背景205
二“左氏易傳”的人謀化特征和解釋學質量218
三《周易》哲學建構歷程232
四“左氏易傳”的廣義倫理學248
附録易學哲學現代形態(tài)的開展263
參考文獻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