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蠻時代:黍粟的起源及傳播
黍粟的本土起源
“蒸煮”革命與“面條”的誕生
“杜康作秫酒”典故與歷史流傳
黍粟的時空旅程和文化印跡
二商周之際:黍粟文明初步創(chuàng)立
“黍稷”之辯與“五谷之首”
甲骨文與金文中黍粟的關聯(lián)文字
“社稷”內涵與國家觀念的代表
日常民食和稅收對黍粟的依賴
從“粟爵粟任”看商鞅的“國富論”
“輸粟于晉”的糧食外交
“黍離之悲”的士人愛國情懷
三秦漢隋唐:黍粟文化日臻繁盛
“耕—耙—耱”旱地耕作技術典范的確立
《論貴粟疏》凸顯的“貴粟”和“重農”思想
“治粟內史”“搜粟都尉”等官職設置及演變
從“回洛倉”“含嘉倉”看朝廷的“積粟”儲備
以黍粟為主的兵資與官俸耗用
“黍粟萬石”陶倉墓葬文化的盛行
“樂律累黍”形成和對度量衡的貢獻
“憫農詩”典范的誕生及傳揚
古羅馬時期的歐洲與黍粟
四宋元以降:黍粟的衰退與嬗變
從“以粟為主”到“小麥居半”
黍粟品種選育水平提升
“嘉谷”“嘉禾”“貢米”掌故
“布袍脫粟”海青天
從“雞黍之交”看古人信義觀
小米與艱苦奮斗的精神
五前世今生:黍粟文化遺產留存
黍粟遺存和豐富的農具
傳承至今的黍粟農作制度
以黍粟為中心的傳統(tǒng)產出和文化活動
黍粟復合系統(tǒng)與田園景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