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盒子美術館自2017年9月28日開館以來,轉眼之間已到了第五年。截至2020年,共計完成了17場國內外重要展覽,以及22個駐地工作坊的項目,每一場展覽和每一個駐地工作坊,都伴隨著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動。美術館在順德順峰山公園的青山綠水之間,具備了知識生產與地方文化傳播的交互功能。在12個藝術家駐地工作坊項目之中,參與者有青年教師、青年藝術家,更有還在美術學院學習成長的學生,駐地工作坊的經驗為他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讓他們能夠在畢業(yè)之后較快地完成從學生到職業(yè)藝術家的轉變。相較于展覽,駐地工作坊更強調在地,藝術家?guī)硭麄円酝难芯克悸泛统尸F手段,再與華僑城美術館的場所特性結合。因為與展覽不同的是,駐地藝術家都在美術館之中生活和工作,正是這種本地人的經驗,完善了每一位藝術家在駐地過程中的藝術思路,搭建起了從藝術家個體與美術館環(huán)境的橋梁。這些展覽各具特色,且都有著明確的研究方向,共同組成了華僑城盒子美術館的研究脈絡,同時,美術館也著重在各項活動中研究、呈現、傳播地區(qū)文化,讓美術館成為既有知識生產,又具在地性的藝術機構。盒子美術館在建立后的幾年之間,已初步具有影響力,成為一個扎根順德本地,且融入珠三角藝術生態(tài),更能夠輻射全國的美術館。在未來的美術館計劃中,工作坊將被提升至與展覽相同的高度,為青年藝術家和美院在讀學生提供更好的展示與掌術平臺。